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書畫·現場>書畫現場頭條書畫現場頭條

“云中君和大司命”的遐想

2016年06月02日 08:25 | 作者:林墨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對于傳統中國文人而言,屈原是永恒的話題。其精神特質、內心矛盾、乃至最終命運和歸宿的可能,都使屈原成為后世士大夫人格的榜樣。歷代以來,藝術家以屈原及其文學內容而創作也成為中國繪畫史上一個有趣的“母題”。對于著名畫家傅抱石而言,尤為如此。

《云中君和大司命》鏡心設色紙本1954年傅抱石作_副本

《云中君和大司命》鏡心設色紙本1954年傅抱石作

永恒的屈原

傅抱石一生鐘情于屈原,為人所共知。其17歲時,課余幫人刻章賺錢貼補家用,易名為“抱石”,自號“抱石齋主人”,也有其名取自“屈子抱石投汩羅”之意的說法。

1935年5月,“傅抱石金石書畫展”在日本東京銀座松坂屋舉行,其中三枚印章的內容是取自屈原的詩句。其中一淺紅芙蓉石白文印,其印文為“清斯濯纓,濁斯濯足”,邊款上刻有屈原《漁父》全文,共210字;另一豆綠青田石白文印,印文是“陽春白雪”,邊款刻有《楚辭·宋玉對楚王問》全文,共246字;還有一枚雞血石白文印,印面僅有3×4厘米,刻“采芳洲兮杜若”句,其三面刻屈原《離騷》全文,加上序、跋,共計2765字。這三枚印章,從側面印證了傅抱石對屈原作品的鐘愛與迷戀。

其實,對于傳統中國文人而言,屈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其精神特質、內心矛盾、乃至最終命運和歸宿的可能,都使屈原成為后世士大夫人格的榜樣。歷代以來,藝術家為屈原以及其文學創作中的人物為內容創作,也成為中國繪畫史上一個有趣的“母題”。

從最早的南朝宋史藝所繪的《屈原漁夫圖》到傳為張僧繇所繪的《屈原像》,直至元代張渥繪有《屈原》、明代朱約佶的《屈原》,陳洪綬的《屈子行吟圖》;直至清代張若靄《屈子行吟圖》,顧洛《屈原》,任熊《紉蘭擷佩楚展騷》等作品,在中國繪畫史上,以屈原為主題的畫作數量不少。

20世紀初,中國人民所面臨的民族危機加劇,傅抱石創作多幅《屈原像》,顯示他對屈原的敬重。目前可統計的是,南京博物院藏有兩幀作于20世紀40年代的《屈原像》;傅家也曾藏有一幀1953所作的《屈原行吟圖》;20世紀50年代的另一作品則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還有幾件為私人收藏。

在創作中,傅抱石多幅屈原像以“屈子澤畔行吟”為表現內容。這也是源于歷來傳承的《楚辭·漁父》中的文學典故: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鋪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身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傅抱石的屈原像所描繪者皆為顏色憔悴,形容枯槁,但屈子行吟的重點不在于描寫屈原的幽怨和落魄,而在于通過屈原與漁父的對話,表明屈原的精神與志趣。

屈原忠君愛國,雖遭流放,還是眷懷故國。從時間而言,傅抱石從中學時就對屈原的文學內容著迷,留日期間,又接觸郭沫若關于屈原研究的著述。而在傅抱石留學期間,其老師橫山大觀《屈原圖》的創作,也激發了傅抱石對屈原人格以及悲劇精神的感動。

更加需要強調的是,1942年,五幕悲劇《屈原》上演,令傅抱石更加認識了郭沫若的文學創作力量,也誘發了傅抱石的創作欲望。

編輯:邢賀揚

1 2 3

關鍵詞:云中君和大司命 遐想 傅抱石 屈原 傳統中國文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