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會議 會議
全國區域創新能力“七連冠”的江蘇還要補什么短板?
江蘇省政協常委會議聚焦創新驅動發展議政建言
人民政協網南京5月27日電(記者 江迪) 江蘇省區域創新能力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全省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2015年達到60%。
創新,固然是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斐然成績的重要因素,然而,面對新形勢,怎樣把江蘇省“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落實到地面上?
面對喜人的成績單,江蘇的委員們保持著冷靜的頭腦。5月19日至20日,江蘇省政協舉行常委會議,圍繞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培育發展新動能,委員們分析問題找短板,議政建言。
強基礎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江蘇創新基礎如何?
以源頭創新為核心的基礎研究,是向未來投入的科學資本,新技術、新工藝、新流程、新產品都是建立在新知識基礎上的,而這些新知識來源于基礎研究。九三學社江蘇省委認為,江蘇的基礎研究尚顯不足。
九三學社江蘇省委建議,應加快以源頭創新為核心的基礎研究,增強江蘇持續發展能力。要對學科體系進行系統部署,不能跟著市場走,必須遵循學科建設的自身發展規律。應設立基礎研究戰略布局智庫,開展省級基礎研究的戰略發展規劃研究,提出決策建議。形成全省優勢基礎研究領域,進一步加強財政支持力度。針對戰略性新興領域,進行戰略布局,選擇突破點重點支持,形成新的基礎研究優勢。
如果說九三學社江蘇省委關注的是基礎研究,江蘇省政協常委、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盛克勤關注的則是研究基礎——創新文化。
“創新文化是與創新有關的價值理念、行為規范和人文環境的多元復合。它看似無形,實則力量無窮,在創新發展的主引擎中起著‘點火器’的作用。正是有了‘四千四萬’精神、張家港精神、‘昆山之路’精神和‘三創三先’精神,江蘇才取得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跡。然而相對富裕的生活,也滋生出‘小富即安、小成即滿’的普遍心態,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創新動力。”盛克勤說。
對此,盛克勤用四味“藥”配出了一劑“方”——激發一種精神、用好一項紅利、建立一套機制、優化一個環境。
盛克勤建議,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注重典型引領、營造全民創新氛圍,把“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融入江蘇文化的根與魂;將創新嵌入教育全鏈條、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推動“人力紅利”轉化為“人才紅利”;出臺容錯免責辦法、推出試錯成本分擔舉措、完善創業創新失敗保障政策,建立一整套寬容失敗、允許試錯的機制;建立清單、整合創新平臺、集聚社會資源,優化創新環境。
編輯:薛鑫
關鍵詞:江蘇省政協 江蘇省政協常委會議 創新驅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