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國際科技合作與大科學計劃”專題調研報道
高質量的發展需要更多以我為主的國際科技合作
“在ITER項目中,中國是ITER七方中唯一一方,導體樣品100%通過測試,導體實現100%的國產化的國家,采購包進度位居七方前列。”4月27日上午,在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國際科技合作與大科學計劃”專題調研組與安徽省相關部門召開的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物理研究所副所長萬寶年關于ITER項目的情況介紹令人振奮。
ITER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的簡稱,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ITER裝置是一個能產生大規模核聚變反應的超導托克馬克,俗稱“人造太陽”。2003年1月,國務院批準我國參加ITER計劃談判,2006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中國ITER談判聯合小組代表我國政府與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共同草簽了ITER計劃協定。這七方包括了全世界主要的核國家和主要的亞洲國家,覆蓋的人口接近全球一半。
而隨著ITER項目的帶動,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抓住歷史機遇,繼續推動與國際一流研究機構全方位,多層次,高水平合作———與德國合作進行ASDEX-UICRH天線研制,與芬蘭和丹麥互通遙操作維護機器人技術,與法國建立中法蘭聯合實驗室、聚變工程研究中心,進行ITER總裝研究。成立“國際托卡馬克合作研究中心”(美國GA)、“中法聚變聯合實驗室”、“中俄超導離子醫學中心”三個聯合實驗室,國際合作成果顯著。
據了解,依托大科學裝置,研究院共建立合作關系國家和地區29個,簽訂國際合作協議33份,每年人員互訪交流600多人次。
“ITER項目是我國參與的一個真正以我為主的國際科技合作,不再是跟隨在他國的后面,特別長中國人志氣,后面產生的一系列帶動輻射也是很好的經驗,我國需要更多地參與到國際科技合作中去。”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長程津培如是說。
“中國要高質量的發展,就應該在國際合作或者重大的國際工程、國際研究中,更多的扮演以我為主、勇于承擔的角色。”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杰表示。
在中國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趙政國看來,國際合作是全球性的科學理念,可以集中“最好”,協同合作,共同攻克關鍵科學問題,共同分享成果和技術。“中國在國際合作中需要做好的是,在一些關鍵技術和方法及相關人才培養方面起領導作用,并做出重要貢獻;共同協商,相互支持建立‘以我為主’的重大科學裝置,使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最好’攻克難關,從‘最好’中實現共贏,真正建立起與大國地位相稱的國際科技合作。”
與會科技人員認為,我國已有相當的基礎和實力,在一些課題和方向上取得了最大成果,但總體實力,關鍵技術和方法及相關核心專家尚待提高;科技隊伍太小,得到的資助太少,與國家地位遠不相稱;沒有專門的國家機構在規劃,布局和資助上整體負責;沒有形成規范的,國際標準的研究和制定規劃,確定大裝置建造項目的體系。而建立正確、開闊心胸的國際合作、全球科學的理念,也是科技領域的當務之急。
“國家未來的發展需要后勁,因此基礎研究應該得到更大的重視。大科學計劃和國際科技合作是基礎研究的重要平臺,應先搞什么?怎么布局?體量應該有多大?應參與哪些國際合作?科技工作者要有清醒的思考,不能頭腦發熱一哄而上,IRER是一個很好的開端,我們要從中總結經驗,發揚光大。”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長陳小婭表示。(記者 呂巍)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 國際科技合作與大科學計劃 ITER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