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玉手鐲的起源之謎
手鐲的起源
玉鐲早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進入人們的生活,而各個時期的玉鐲各有不同。大汶口文化玉鐲呈外方內圓形,春秋時期玉鐲為扁圓形,唐代有鑲金玉鐲。發展至宋代,玉鐲呈圓環形,內平外圓、光素無紋;而明清玉鐲,多見裝飾。隋唐至宋朝,婦女用玉鐲裝飾手臂已很普遍,又被稱之為玉臂釧。在佛教題材的壁畫和繪畫作品中,仕女、飛天、菩薩等形象經常出現 佩戴玉手鐲的現象,反映了唐朝婦女佩戴玉手鐲的流行風尚。
手鐲的原型之一——玉璧
有一種說法認為,手鐲是從玉璧發展而來的。璧是一種扁體、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器?!稜栄臽釋器》說:“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薄叭狻敝副鈭A形的實體部分;“好”指中央的孔。時至今日,在我國南方一帶,仍有將手鐲稱為手環的說法,可以確切的說,目前國人所佩戴的手鐲從形制上講源于玉璧。
鐲原型之二——玉琮
也有學者認為手鐲是從新石器末期良渚文化的主要玉器形制琮演變而來的。
玉琮
琮大體上可分為四類:寬短型、高長型、細小型、方柱素面型。寬短型的形成與圓徽型鐲有關,高長型由寬短型經層累地加高而來,細小型俗名“方勒”,也稱為“勒子”,之后逐漸演變成了辟邪用的玉勒子。 有上述資料可見,手鐲在我國是國人佩戴歷史悠久的一種飾品。據有關資料顯示,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遺址,和位于山東曲阜西夏侯新石器時代遺址中,考古學家便發現了陶環、石鐲等古代先民用于裝飾手腕的鐲環。從出土的手鐲實物來看,有動物的骨頭、牙齒,以及石頭、陶器等。手鐲的形狀有圓管狀、圓環狀,也有兩個半圓形環拼合而成的。
手鐲的發展
到了商周至戰國時期,手鐲的材料多用玉石。無論是手鐲造型還是玉石色彩,顯得格外豐富。除了玉石以外,這個時期還出現了金屬手鐲。戰國時期的手鐲與新石器時代晚期并沒有太多的變化,形制上比較厚重,也比較寬大,壁厚質沉,一般不飾花紋,在新石器時代的臂鐲中有發現裝飾獸面紋的精品。
西漢以后,由于受西域文化與風俗的影響,佩戴臂環之風盛行,臂環的樣式很多,有自由伸縮型的,這種臂環可以根據手臂的粗細調節環的大小。宋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金陵人登六朝陵寢,得玉臂之,功侔鬼神?!边€有一種叫做“跳脫”的臂環,如彈簧狀,盤攏成圈,少則三圈,多則十幾圈,兩端用金銀絲編成環套,用于調節松緊。這種“跳脫”式臂環,可戴于手臂部,也可戴于手腕部。
繩紋手鐲
戰國時期一直到秦漢,出現過某個工匠極具創意的玉手鐲,那就是白玉繩紋手鐲,這樣的手鐲的出現雖然令人吃驚, 但是從玉器的發展歷史來看也是屬于傳承有序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經出現了渦輪紋的玉瑗玉環,其基本的外形特征與繩紋手鐲的加工應該有著密切的傳承關系。這樣細致的加工使原本厚重的手鐲變的線條感極強,而且大大減輕了手鐲的分量,裝飾性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可以說這是手鐲發展歷史中的頂峰,這樣的款式一直影響著中國后世近二千年,各朝代均有這樣的繩紋手鐲制作,雖然各朝代的工匠對這根線條的理解和處理不同,但是基本的造型還是承襲了古人的形制,一直到清朝,這樣的繩紋手鐲還在生產加工,從藝術性和手鐲的裝飾功能上去衡量繩紋手鐲,可以不夸張的說, 是中國手鐲的頂級創作,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是中國人文文化和玉文化的結晶。
臂釧
隋唐至宋朝,婦女用鐲子裝飾手臂已很普遍,稱之為臂釧。初唐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周肪的《簪花仕女圖》,都清晰地描繪了手戴臂釧的女子形象。這不僅僅限于宮廷貴族,平民百姓也十分熱衷。據史書記載,崔光遠帶兵討伐段子章,將士到處搶掠,見到婦女,砍下手臂,取走臂釧。可見當時戴臂釧的女子并非少數。唐宋以后,手鐲的材料和制作工藝有了高度發展,有金銀手鐲、鑲玉手鐲、鑲寶手鐲等。造型有圓環形、串珠形、絞絲形、辮子形、竹子形等。到了明 清乃至民國,以金鑲嵌寶石的手鐲盛行不衰。在飾品的款式造型上、工藝制作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唐宋時期的玉手鐲以圓柱體、扁圓體素面為普遍。明清玉手鐲材料很多,翡翠開始大量使用,瑪瑙、碧璽、琥珀也有使用。無論大官顯貴,還是市民商賈都有佩戴玉手鐲的習慣,而且人們往往把玉手鐲的作用與愛情聯系起來,賦予一種美好、浪漫的情懷,在婚禮中流行以玉手鐲作定情物或聘禮等。明清玉手鐲在材質、做工上,也有高低、優劣之分,以上等白色和田玉與綠色的翡翠為佳,也有青玉、碧玉、瑪瑙材質的手串、手鐲。
手鐲的變化
中國其他時代的玉手鐲雖出現了以淺浮雕為主的裝飾手法,包括元代的手鐲,雖然裝飾性越來越濃烈直白,但是整體的藝術效果和加工特征還是以質樸為主,這即使在少數民族風格濃郁的元朝也是如此。
明清兩代的玉器加工隨著民族資本的發展,玉器加工業得到空前發展,雖然從隋朝開大運河后,揚州的商貿得到發展,但是一直到明清兩代才確立了揚州玉器雕刻在全國的地位,尤其到了乾隆時期,著名的乾隆工雕刻工藝在家具、玉器上表現得淋漓盡致,透雕工藝發展到清三代可算是達到頂峰了,在手鐲的加工中也開始出現少量的鏤雕作品,但是由于手鐲的本身的佩帶功能決定了其加工工藝不可能濃妝艷抹,因此,大多數今天見到的手鐲還是非常端莊典雅、大方含蓄。
隨著時代的發展,手鐲的形制也漸漸發生了變化,最早的手鐲是圓形而且光素無紋的,手鐲玉體的橫斷面也是近似圓形的,行話稱“圓條”手鐲。這種手鐲既美觀又大方。當然圓條手鐲也有不足之處,就是它需耗費較多的原料,而且戴在手腕上,由于內徑是弧面的,容易硌手。慢慢地商人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既節省原材料,又可以佩戴舒適。就是將圓形手鐲的內徑的弧度磨大,手鐲的內徑就像平的一樣,這樣佩戴起來就不會硌手了,這種手鐲行話稱為“扁口”。
貴妃鐲
由于手鐲耗費原料,有的原材料作標準的圓形非常勉強,即便做了可能由于內徑太小而適合佩戴的人非常少,所以商家們經過實踐的磨煉,終于想出了第三種手鐲的樣式。新款式手鐲一改傳統的圓形造型,而采用橢圓形的形狀,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大大節省了原材料。這種手鐲行內稱之為“貴妃鐲”,也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款式。很多手腕較細或者年輕的消費者非常青睞此種手鐲。
碧玉的圓條手鐲、扁口手鐲與貴妃鐲三種相比較而言,圓條手鐲的佩戴效果最優,價值也是最高的,在國內外著名的拍賣會上出現的基本都是這種類型;扁口手鐲的佩戴舒適性最優,也最流行,市場上的手鐲大多屬此類型;貴妃鐲主要是制作成一些小圈口的,滿足手腕比較細的消費者,并且經濟實惠,尤其適合于年輕的時尚女士佩戴。如果就收藏價值來講,還要屬圓條手鐲最具潛力。
玉在我國的發展悠久。所以中國人眼里的玉是與眾不同的,它已經超越了單純分類學的范疇而成為中華民族族群的精神寄托。中國人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全民尊玉,愛玉的民族心理,玉的神化和靈物概念、特殊權力觀點都植根于此,而玉文化本身則作為中國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中有著無法估量的深遠影響。
編輯:陳佳
關鍵詞:玉手鐲 起源之謎 手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