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羅中立的油畫語言
三十多年前,當我從《美術》雜志封面第一次看到這幅作品時,怦然心動,似乎有點抑制不住淚水的涌出。羅中立以超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以描繪領袖般的畫幅塑造了一位普通父親的形象,觸動了長期壓抑在人們心里的人性底線而引燃了情感的爆發和共鳴,感動了中國。
今天我們再讀《父親》這幅作品,依然為之動容。畫家用濃厚的色彩、精微的筆觸,塑造了一位飽經滄桑的父親形象。勞作的汗水從父親粗糙堅實的臉龐上溢出,淳樸憨厚的眼神中透露出父親的質樸與仁愛,我們仿佛從中感受到父親的艱辛,感受到父親的慈愛,這是人性的贊美,是人性的贊歌。
藝術作品來源于生活。羅中立能創作出《父親》這樣的不朽之作,這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他長期生活在大巴山,甚至跟農民一起下地干活,一起搶著割麥子,在共同的勞動中更深切地感悟到農民的所思所想。藝術作品高于生活。生活不等于藝術,藝術家之所以能成功,是他能捕捉到生活中最具有典型意義的瞬間,羅中立正是以藝術家的敏銳觀察力,捕捉和把握到了這一瞬間。難怪作者在確定這幅作品的構思之時,便異常地興奮;也難怪當年全國青年美展的評委之一吳冠中先生對畫作原名《我的父親》直言:“我的,太小了!應該把“我的”拿掉,就留“父親”,就代表父親那一代?!?/p>
羅中立的油畫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繼《父親》之后,畫家又創作了一大批表現農民生活的作品,由于他具備了深厚的生活基礎,又得益于藝術的天賦和勤奮,使得這些作品能令人反復品味,深深地印記在人們的心里。
編輯:陳佳
關鍵詞:羅中立 油畫語言 《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