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廣西50萬“疑似貧困戶”被一票否決
“就是村支書、村主任說了也不算”
不看人情看實情
立新村當令屯的貧困戶名單公示后,焦成舉接到了6個電話,但都不是反映自己困難,而是表達不解:我們屯黃玉蘭家那么困難,怎么會得70分?你們是不是再來核查一遍?
事后查明,打電話的這6個人都不是黃玉蘭的親屬。焦成舉就和隊員拿著評估表來到黃玉蘭家,發現她家確實困難:全家4口人,她有慢性病,兒子身體不好,不能干重體力活,孫女還小,全靠兒媳婦外出打工掙點活錢。但也發現這些事項的打分,都沒問題。
問題出在第一項上:房子是按照“磚混結構”打的分,屬于住房的最高等級,加了18分,而焦成舉根據入戶200多家的經驗判斷,她家的房子可能是危房,危房則計0分。
“她這不能算是危房,是磚混結構。”當時入戶的一名隊員說。
“那她家有沒有申請過危房改造?”
“申請過。”
“政府有沒有批準?”
焦成舉就去查檔案,發現黃玉蘭家4年前就申請過危房改造。而且當時經過鎮政府核查,也被認定為危房。但由于她家經濟困難,拿不出錢改造。而要拿到危房改造補助款,必須先將危房拆掉,黃玉蘭沒有錢改造,就不敢拆。焦成舉將情況報經鎮政府同意,減去了18分,黃玉蘭家評上了貧困戶。
“做群眾工作,光說漂亮話沒用,關鍵看做的事情、評價的標準是不是公正。”焦成舉說,“只要你公正地打分,他得不得貧困戶,并不十分在乎。當然,如果得了,他肯定更高興。”
這一輪精準識別,廣西采用“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工作方法,按照“兩入戶、兩評議、兩審核、兩公示、一公告”程序開展工作。為防止出現“人情分”現象,廣西特別規定,入戶調查評分全部由精準識別工作隊員完成,村干部只負責帶路,不參與打分,每張評分表都需要經戶主和工作隊員簽字確認。
“以前評定貧困戶,實際上是村民小組報上來,村委會評議,沒有太多可量化的東西,感情色彩比較厚。比如,家里有子女上學,可能你就得到扶持。或者要看村民小組組長是否推薦你。”韋燦明說,“現在評分很客觀,我們作為工作隊員,第一步就剔除了感情上的東西。”
戴芳深有同感:“我們都是外地人,不認識你,也不怕得罪你,村干部不敢說、不敢調查的,我們敢。”
在黃庭源的印象里,以前鄉鎮的貧困戶名單,主要靠村組干部報上來,不像這次進村入戶力度那么大,準確性也就沒這么高。
廣西的做法,某種意義上避免了村干部“兩面受氣”的境地。
南立村的老羅,之前是貧困戶,一家4口人,兩個孩子在外務工。經過這次精準識別,他家的分數就上去了,看到公示的貧困戶名單上沒有自個,就跑到村民小組組長家破口大罵:你怎么不給我貧困戶?
“老羅還以為是村組干部說了算,其實不只是組長說了不算,就是村支書、村主任說了也不算,他們只負責帶路。”鄧小武接到反饋后,和隊員一起到老羅家復核,根據他家的情況,一項項進行說明,特別是他的孩子在外務工3年以上,屬于要加10分的選項。
“說了算的是識別程序、是評估分數。”鄧小武不忘補上一句。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廣西50萬疑似貧困戶 一票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