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上市公司分紅是股市健康的基石
一邊是屢被刷新的高送轉紀錄,一邊是上市以來“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上市公司分紅可謂是“冰火兩重天”。據媒體報道,一些上市公司自上市以來從未分紅,被市場稱為名副其實的“鐵公雞”。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這類上市公司數量高達273家,其中有90家未分紅的時間超過了10年,1992年上市的金杯汽車、中毅達更是23年“一毛不拔”。
在美國,上市企業、尤其是列入道瓊斯、標普500指數中的企業,都是一些業績特別優秀的公司。這些企業每年都能獲得很高的利潤,產生大量的現金流入,資金充裕,比如蘋果、微軟等公司。他們非但不需要在股市中融資,與此相反,還會經常派發真金白銀的紅利給投資者。
但是,由于分紅導致企業價值降低,所以會出現股票價格相應的降低。因此也有人會問:分紅降低了股價,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了嗎?
事實并非如此,分紅說明企業真實的盈利、現金流等狀況,豐厚的分紅很顯然地成為企業前景預期的風向標,恰恰在分紅的當天會推高股價。
要知道,企業只是把凈收入的一部分用來分紅,其凈收入的增長應該遠遠高于分紅。因此,企業每年在分紅的同時,自身價值也不斷在增加,這自然帶動了股票價格的不斷上升。而投資者更可以將獲得的紅利進行再投資,買入更多的股票來實現復利效果,投資的增值速度是很可觀的。
在股市中,投資是指你買入股票是希望得到定期的股息分紅,并不在意股價短期的漲與跌,其收益是來自于投資物所創造的財富。而投機是指你買入股票后,希望通過低買高賣(或做空),其收益是來自于另一個投機者的虧損。
正是因為分紅的存在,所以在美國的股市中,長期投資者占了80%,他們并不在乎市場一時的漲跌,只需每年的紅利超過(或持平)銀行的利息,就足以令他們待在股市中。一百年來,股市帶給投資者的回報扣去通脹的因素,穩定地保持在8%~10%。也就是說,如果投資者長期在股市中,獲得的將是復利(compound interest)增長。
巴菲特曾這樣總結自己的成功秘訣:“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p>
縱觀巴菲特的投資生涯,復利投資理念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從1965年接管伯克希爾公司,到2010年,過去46年巴菲特平均取得了20.2%的年復合收益率,同期標普500指數為9.4%,巴菲特每年只不過比市場多賺了10.8%而已。但是46年期間巴菲特累計賺了90409%。這就是復利的奇特效應,也是現代理財的一個重要概念,由此產生的財富增長,稱作“復利效應”,對財富可以帶來深遠的影響。
在一個健康的股市中,投資人一定要占大多數,股票也必須是貨真價實的分紅,而非把股價砍下一截的假分紅。只要分紅略高于銀行利息,就能穩定股價。如果參與市場的多為投資者,上市公司又都能按P/E值(市盈率)的比例來分紅,便可以為廣大投資者帶來真正的回報,也會吸引退休金和養老基金入場,使股市進入良性循環之中,減少、甚至不出現股價泡沫,以此確保市場的有效性和穩定性。(陳思進)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上市公司分紅 健康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