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董恒宇:實施綠色低碳戰略要因地制宜
近幾年,談論天空的顏色,已成為大多數中國人的日常習慣。
今年兩會,涉及霧霾等環境危機的話題依舊會是熱點。
董恒宇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董恒宇從華北地區霧霾天氣頻發說起,以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布局入手,希望找到根治霧霾等環境危機之道。
眾所周知,能源結構的不合理,特別是煤炭等化石燃料的過度消費,是霧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作為全國煤電輸出大區,內蒙古壓力巨大。同時,我國西部“光強、風多、地廣”,培育再生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再加上內蒙古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功能,決定了內蒙古肩負著優化區域能源布局、減輕污染物跨界傳輸和建設京津冀上游清潔帶等多重責任。因此,董恒宇認為,在內蒙古乃至整個華北地區實施綠色低碳戰略勢在必行。
董恒宇建議,“十三五”期間,基于西部能源稟賦優勢和國家政策傾斜,應加快推進特高壓建設步伐,構建以“特高壓電網+智能電網+清潔能源”為特征的能源互聯網,提高電網接納和外送清潔能源的能力。同時,優化能源布局,在廣袤的西部荒漠、戈壁區建設可再生清潔能源主力基地,推動沙生生物產業發展,并將這些綠色產業的發展納入國家相關規劃,上升為國家長期發展戰略。
但董恒宇提醒,這些項目的建立應因地制宜。“重點在200毫米降雨量以下地區發展太陽能和風能,而中東部相對濕潤區應減少此類項目,保護自然植被。”
比如,可將內蒙古阿拉善納入蒙西大型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基地,支持建設對接蒙西和寧東特高壓電力在建通道。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發展大用戶直購電交易,發展風電就地供熱,鼓勵發展城市電力型的取暖方式,著力解決電力就地消納問題。
而在重要的生態區,董恒宇認為應“保護為先”。“森林、草原自然生態系統是建設生態屏障的基本保障。”董恒宇表示,“可以在內蒙古先行先試,建立草原國家公園制度,并構建國家公園管理者與當地農牧民利益共享模式;將天然草原及自然保護區納入國家和地方生態補償范疇。例如,在呼倫貝爾及大興安嶺建立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探索建立草原、森林、水資源等為重點的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充分發揮森林草原碳匯功能。”
此外,董恒宇強調開展商業模式創新,激活節能環保市場的重要性。他認為,要開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完善節能環保綜合服務體系。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籌資融資渠道,發展PPP融資模式,解決資金不足問題。同時加快建立大氣污染防治等環保科技專項基金工作步伐,實施節能減排降碳工程,支持研發“三廢”治理與資源化關鍵性技術,重點培育自主創新的節能環保龍頭企業,有力推進GDP的綠色化進程。(文/王碩)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董恒宇 霧霾 環境危機 能源結構 商業模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