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張地說,這樣的紅頭文件,也屬于一種變相的行政審批,為行政部門增加了權力。
購買一套百元左右的校服,竟被教育主管部門、學校、班主任吃掉十多元“回扣”。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曝光校服腐敗案件引發關注。2015年7月以來,新華社記者先后四次赴當地調研發現,小小校服腐敗利益鏈條“不簡單”,上有紅頭文件開道、校服企業壟斷經營牟利,下有教育主管部門和中小學校“揩油”。
校服腐敗常見,但是紅頭文件替校服腐敗開道,就有些荒唐了。據報道,2008年,湖北省相關部門連發兩文,規定對全省中小學食品、用品連鎖服務企業進行省級資格審查和備案管理。然而,這一規定卻在執行中變了味:湖北省中小學校后勤工作辦公室2013年公布的備案企業有19家,恩施學校后勤管理辦公室2013年公布的能在恩施服務的備案校服企業卻只有2家。
毫不夸張地說,這樣的紅頭文件,也屬于一種變相的行政審批,為行政部門增加了權力。若沒有紅頭文件要求對校服企業進行資格備案,而是放開市場、充分競爭,也不會只有這2家有資格提供校服。而這2家是怎樣取得資格的呢?從媒體調查來看,他們通過交會費、贊助等方式向當地教育部門輸送利益,最終擠掉了競爭對手。顯然,資格審查和備案制度成了某些校服企業控制市場的工具,也成了一些部門尋租的手段。
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本意可能是好的,但是下發紅頭文件,卻在事實上設置了不必要的市場準入門檻,為腐敗開了道。
紅頭文件之亂象,權力監督缺位之害,并不獨在校服領域存在。為什么要強調簡政放權,編制權力清單,取消多余審批事項?就是為從根源上鏟除權力腐敗的土壤。在清理行政權力的同時,還要加強權力約束與監督,加大問責制的范圍和力度,讓相關人員不敢動歪念頭。
□魏英杰(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