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烏鎮像中關村好不好
繼去年烏鎮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會址,今年此大會的召開,讓這江南古鎮再度火了一把。各國政府首腦蒞臨,各位互聯網大佬相聚,從這里發出的聲音傳向世界的四面八方。“千年古鎮”與“互聯網+時代”構成的時空格局有一種特別的“混搭”感。
如此高熱的大會永久地選址中國的一個千年古鎮,可與之相比的是著名的世界經濟論壇選址瑞士小鎮達沃斯。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達沃斯雖小(當地常住人口僅萬余),卻是世界著名旅游勝地,當初更是以空氣質量而名世;烏鎮雖老,卻集聚了鮮明的中國風尚,尤其近些年來,傳統的人文山水又不斷嫁接著現當代的文化元素——如以臺灣知名導演賴聲川為首的團隊經營的烏鎮戲劇節,吸引了中外戲劇精品的匯集;有相當影響力的畫家、文化人陳丹青,對烏鎮人氏、天才的作家和藝術家木心的發掘及不遺余力的推介等等,更讓烏鎮由一個常規的旅游景點到了炙手可熱的地步。有達沃斯在前,世界互聯網大會選址烏鎮,說起來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如此重要的全球性會議吸引了各路媒體,有關方面報道已然相當充分。我注意到的是有些記者的觀察:會議即將召開之際,前往烏鎮的各色人等突然增多,創業者、企業家、投資人等絡繹不絕;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之后的這一年,烏鎮借著這會議的“東風”產生了不少創業創新品牌和躍躍欲試的創客及創客空間,創客們有的是從北上廣深殺回老家的年輕人,有的則直接由外地引進。故此,大家“在這里突然有了一種中關村的感覺”。
顯然,世界互聯網大會給烏鎮帶來了發展或“雙創”的機遇,事實上,當地政府也意識到這一點,正在為此制定相關規劃,并推出一系列政策,包括免費為創客提供辦公空間等。
“中關村的感覺”,自是指其當下氛圍:充滿機會,“創”字當頭,激情澎湃,活力四射,如此等等。中關村當然好。烏鎮落實為另一個中關村,地方GDP指標的大幅提升自不待言,但必然也將面臨一系列挑戰:難以承受的人口和環境壓力,急劇上升的生活成本,相對優勢的有所旁落……更嚴重的后果,是烏鎮可能不再是烏鎮。這樣的轉換是否合算,很值得深入想一想。
“達沃斯論壇”至今已近40載,達沃斯仍不改其小鎮風姿。我相信世界經濟論壇一樣給達沃斯帶來“發展”的機會,小鎮上的人們難道不想成為日內瓦或伯爾尼第二嗎?我更愿知曉他們對此機會成本的算計和考量。
當然,由于條件所限,我料定烏鎮成不了中關村第二。一番杞人憂天,不過借機再說那些重復了千百遍的理兒:“發展”不是唯一目標;城鎮的千姿百態更是難得。(梅明蕾)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烏鎮 中關村 世界互聯網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