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集安市政協就餐飲安全情況開展調研
把好食品“入口關” 讓百姓吃得放心安心
餐飲安全不僅關系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對旅游產業發展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今年,集安市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通過實地調研、座談會等形式就全市餐飲安全情況進行調研。
據了解,目前,集安市注冊餐飲經營單位576家,其中,校園、職工食堂78家,對外經營的498家,從業人員2500余名,主要呈現分布范圍廣泛、結構日趨復雜、規模普遍偏小等特點,城區餐飲經營單位400余家,約占全市總數的60%,分布在各個鄉鎮的約占40%。全市燒烤類餐飲經營單位82家,地方特色餐飲32家,農家樂、休閑度假村28家,高麗火盆8家,火鍋類11家,糕點、飲品類13家。紫都苑賓館、香港城假日酒店、豆谷離宮、妙香山酒店等一批較高檔次餐飲經營單位的建成和運營,帶動了餐飲行業規模和經營領域的擴大,但全市大型餐飲僅有6家,而中小型餐飲經營單位多達492家。
調研組認為,由于餐飲業的進入門檻低,從事餐飲業人員越來越多,導致某些經營單位運作欠規范,在資質、健康衛生、原材料、餐具、生產、監管等方面極易出現問題。
為貫徹全國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針對全市餐飲業現狀,調研組建議,應整合資源,加強規劃管理。要制定科學長遠規劃,大力發展大眾化餐飲,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引進資質合格的餐廚垃圾處理企業,統一回收餐廚垃圾。進一步強化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職能,建立食品安全例行會議制度,真正發揮統籌協調的作用。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有關要求,加強各監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做到監管職能無縫銜接,各個環節協調推進。要加強監管隊伍和能力建設。適當增加人員編制,增加食品安全專項經費,加快檢測機構的執法、檢測、快檢等設備建設,提高食品安全整體保障能力。要優化服務效能,引導餐飲單位進行升級改造,促進生產經營上檔次、上水平,提高餐飲環境舒適度和客源吸引力。
調研組建議,要進一步完善網絡遠程監管模式,對餐飲經營單位進行遠程實時監管,由后臺監管數據庫為前端移動執法提供支撐,提高行政執法效率。同時,定期或不定期地進入餐飲服務場所開展執法檢查,監督檢查餐飲經營單位《餐飲服務許可證》持有、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和食品采購進貨驗收、索證索票、臺賬建立、食品留樣等制度執行情況,促進餐飲經營單位實現規范化管理。要實行信用管理,建立快速預警系統。要嚴加整治,保障餐飲安全。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有關規定,實施餐飲服務許可制度,對沒有取得許可證的餐飲經營單位限期整改,逾期仍不能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的,依法予以取締。要嚴厲查處采購和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原料行為,對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要依法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要完善投訴舉報體系,將餐飲食品安全置于全社會監督之下。加大宣傳,營造良好氛圍。要加強社會宣傳,充分發揮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宣傳法律知識和市場監管部門承擔的監管職能,定期發布完整、準確和時效性強的餐飲食品安全信息,為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營造良好社會輿論氛圍和執法監督環境。同時,全面加強監管人員的法律知識學習和專業技術培訓,掌握餐飲服務監管法定職責,提高監管人員的依法行政能力和執法水平。
編輯:薛鑫
關鍵詞:集安市政協 餐飲安全情況 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