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免費受教育是殘疾人天然的權利
教育部日前公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五周年特殊教育發展情況。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實現殘疾學生高中階段免費,使殘疾學生的免費教育達到12年;同時,對學前教育階段、高等教育階段的殘疾學生優先進行資助。(《京華時報》12月1日)
這些年來,盡管殘疾人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不僅相關經費大幅增長,未入學殘疾人兒童也從2010年的14.5萬人減少至2013年的8.3萬人,但是,殘疾人受教育權仍有待進一步保障。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惠及殘疾人教育的舉措,仍停留在隨機性的救助和獻愛心上,未能制度化、體系化,當然也很難真正成為覆蓋全體殘疾人群體的政策網絡。
此番教育部表態,要將殘疾學生的免費教育延伸到高中階段,既體現了政府和社會的善意,也使得殘疾人這一群體或有更多的機會和能力在社會上立足。
一般而言,殘疾人多為能力欠缺或者失能人士,其在社會上先天地處于不利、不對等的競爭地位。也因此,很多殘疾人事業發達國家往往更側重于從制度層面幫助殘疾人,以使其有能力自立自強。這其中,保障殘疾人受教育權是一項很重要的舉措,這也是殘疾人天然的權利。惟有插上教育的翅膀,那些先天失能的殘疾人才有可能跟得上大多數人的節奏,而不至于被遠遠甩在隊尾,甚至淪落為掉隊者。
現實也表明,那些通過教育擁有了一技之長的殘疾人,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接續上自己被折斷的翅膀,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獲得相對更美好的生活。至少,可以與正常人一樣,出沒在公共場所,且不要人照顧,獨立行動。這不僅關乎殘疾人自身的尊嚴,也是一個社會正常運行的基礎。
其實,將殘疾學生納入免費教育,并不會給地方財政帶來更大的壓力。這一方面是因為與總的學齡階段學生相比,殘疾學生的人數并不特別大。據中國殘聯負責人披露,2014年我國接受特殊教育在校學生為39.49萬人,即便考慮到未入學的8.3萬殘疾兒童,分布到全國范圍,實在是微不足道。何況,這些殘疾學生很多人已經受到了各種項目主體的資助。另外,一些財政情況較好、教育理念較新的地方,此前已陸續施行了12年免費教育,且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殘疾人的存在是社會的創口,一個良性的社會,政府有責任以最大的努力切實幫助這一群體,使其能夠跟得上正常人的步伐。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而《教育法》亦規定,“國家、社會對符合入學條件、家庭經濟困難的兒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種形式的資助。”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中國殘疾人數量已高達8296萬人,堪比一個中等規模國家的人口總量。其中,有1230萬農村殘疾人尚未脫貧;260多萬城鎮殘疾人生活十分困難;近300萬農村殘疾人家庭無房或住危房;殘疾人家庭恩格爾系數比全國居民家庭高出10.8個百分點。
可見,我國殘疾人目前的生存狀況仍十分艱難。若想改變這種現狀,除了發動全社會獻愛心之外,關鍵同樣在于從娃娃抓起,減少存量,提高素質,經由個人的充分發展進而獲得個人財務獨立,并最終實現體面的生活。(胡印斌)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特殊教育 殘疾學生 免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