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參加光彩事業 給精神充充電
——與新龍藥集團董事長楊四知談光彩事業
“去年我去了信陽行,今年來參加紅安行。中國光彩會的活動一般都在老少邊窮地區,我很樂意參加。特別是到老區去,緬懷先烈,了解紅色歷史,印象很深刻,很激勵人。紅色精神放在當下還是具有非常積極的指導意義,在當下經濟新常態,我們這樣的第一代民企正在進入第二輪創業,更需要這種精神。”11月10日,中國光彩事業黃岡(紅安)行活動期間,連任新一屆的中國光彩會理事、新龍藥業集團董事長楊四知對記者說。
這些年,不論多忙,楊四知都會去參加中國光彩會的理事會,并參加中國光彩會在老少邊窮地區開展光彩行,楊四知說,感觸最深的是光彩行給他留下的紅色記憶。
“看看這些紅色舊址,想想當年紅軍艱苦奮斗、不屈不撓地斗爭,對我們來說,能引起一種精神上的共鳴。人總有懈怠的時候,看到這些,就是給精神充充電。”
他說,光彩事業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光彩事業的32字精神概括得很好,與企業所崇尚的價值觀很吻合。
楊四知,湖北土生土長的第一代民營企業家。他告訴記者,正因為經歷過、感悟過,才理解了“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扶危濟困、共同富裕,義利兼顧、以義為先,發展企業、回饋社會”的光彩精神。“有了正確的價值觀,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才有不竭的動力。”
楊四知出生在湖北省應城市天鵝鎮一戶貧困人家。上世紀80年代,20歲出頭的楊四知開始涉足醫藥行業,憑著聰明、堅韌以及多年歷練出來的眼光,1997年,隨著國家醫藥市場逐步開放,楊四知以優異的銷售業績成為國有企業湖北省醫藥實業公司的董事長。從此,當年天鵝鎮的窮小子,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最重要的“蝶變”——辦企業。
2000年,楊四知開啟了真正的民營企業創業。如今,楊四知已經把當年的小民企拓展成為醫藥銷售收入達到百億元的醫藥集團。目前,新龍藥業正在著力推進三件事:一是調整集團內部的產業結構,改變物流一業獨大的局面,重點發展醫藥工業實體經濟,實現一業為主、多元發展的戰略;二是搞好產業升級,加快醫藥經營從傳統物流模式向現代物流模式的轉變,實現更高效率;三是推進與有關大專院校的合作,通過合作辦學、訂單辦學,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
“我們為什么能夠發展起來?內因是自己努力,但沒有改革開放的外因,我們自己的內因也釋放不出活力。我們發展起來了,一定要感恩國家、感恩好政策。回饋社會是我們的必然選擇。”楊四知說。
這些年,他到貧困地區去投資,帶動了當地上萬藥農尋求致富脫貧之路。2003年非典期間,有藥企囤積居奇、哄抬藥價,但楊四知是在第一時間組織專班,要求各地銷售人員嚴格依據板藍根的合同價格出售給顧客。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時,他的企業及時向重災區捐贈了價值240萬元的藥品。中國光彩會號召民企為減輕社會就業壓力做貢獻,楊四知主動與湖北工業大學、湖北中醫學院、湖北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廣泛合作,通過辦“企業班”以及大學生就業實習實訓基地等形式,每年提供近200個就業崗位,安排畢業實習生近500余人。他的公司也對城鎮下崗職工、農民工敞開大門,特別騰出一些崗位來安置城鎮下崗職工。另外,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年,楊四知的企業參加捐款捐物等達到2000多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楊四知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把醫藥物流網絡向經濟欠發達的市縣延伸,企業把農村的基礎醫療配送納入了公司的長期戰略規劃。截至目前,新龍藥業的銷售網絡基本覆蓋了湖北全省60多個市、區、縣,例如湖北的恩施、十堰等地邊遠的農村,都有了新龍藥業的醫藥配送網點。
“習總書記講,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作為光彩企業家,我還能為老鄉做什么?我是農民的兒子,我很了解貧困地區的農村缺醫少藥、買藥難的情況,我覺得,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按照‘義利兼顧、以義為先’的光彩精神開拓農村天地大有可為。”楊四知如是說。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楊四知 光彩事業 精神共鳴 感恩 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