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盧浮宮藝術金獎”是什么獎
盧浮宮(圖片來自網絡)
近日,一則《花錢就拿獎 國內千名書畫家獲盧浮宮藝術金獎》的新聞,被各家媒體紛紛轉載,再一次引發眾多關注與思考。特別是文中羅列出的各種獎項以及相關數據的整理,看著著實讓人震驚。
這些所謂的“金獎”到底是什么獎,由誰來頒發,含金量又有多少,此間謎團重重,不易看清。《美術文化周刊》記者專訪業內諸多人士,通過他們的講述和評析,以期提供給讀者關于“金獎”以及“金獎”背后故事以更多的信息。
“盧浮宮藝術金獎”惹眾議
在網絡上搜索“盧浮宮金獎”一詞,百度找到相關結果約24.9萬條,獲獎者不乏一些知名藝術家。但這個名目繁多的獎項究竟怎么回事,在上述調查報道中可謂來了個大起底,其中羅列出諸如“盧浮宮國際美術展金獎、盧浮宮國際美術展銀獎、盧浮宮國際美術展銅獎、評委會金獎、評委會特別獎、沙龍評委獎、評委獎、科特獎、特別關注獎、創意金獎、沙龍殊榮獎、著作權基金會獎、查理—考特獎、泰勒獎、盧浮宮民族文化創意獎、提名獎”等各種獎項,一時讓人如墜云霧。
法籍華裔藝術家郝光,1986年就到了法國,盧浮宮對他來說一點兒也不陌生。他在微信圈發過一個段子:“有一個人問我,你知道那個誰誰誰嗎,是個大師。我說我肯定不認識。他說,怎么可能,這大師還在巴黎得了盧浮宮展覽金獎!他的作品在中國賣得可火了。我不得不告訴他,盧浮宮就不辦近400年內任何人的展覽,連畢加索、梵高也不行,怎么中國人就行呢?”
郝光舉例說,巴黎有個先賢祠,是很多名人最后的安息地,哪怕是法國總統或一般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也不夠資格,居里夫人也是近幾年才得以進入,同樣,在法國藝術館都有嚴格的規定,什么人、什么時期的東西能進入,要求是很嚴格的,而且是幾百年不變的規矩。“這個‘盧浮宮金獎’與盧浮宮一點關系都沒有,就好像隨便在故宮外邊弄了個小地方,然后頒發‘故宮金獎’一樣。那些大獎都是在盧浮宮對面街上一個古董市場里的幾個猶太人和中國人弄的。”郝光說。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主任陶宇對此分析道:“類似于‘盧浮宮金獎’,不過是國際資本的又一次成功運作。因為中國人有錢了,可以大手筆地花錢購買各種商品,甚至是獎品。就會有人去迎合中國人的這種心理,去為他們專門設計各種各樣的產品和服務。”
“辦個什么展覽、獲什么獎,都是炒作,也是當代中國藝術一些不規范的人為因素造成的。媒體應該正面報道,提醒大家什么是真正的榮譽,什么是藝術的質量。”清渭樓秦峰美術館館長、收藏家郭峰認為,藝術要得到市場的認可,不是自己說作品多好就是好,而且僅用市場價格來權衡藝術價值是表面的。應該站在中國藝術的學術層面上,學術界的頂尖評論家、優秀藝術家、真正的一線收藏家都認為是好的作品,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編輯:陳佳
關鍵詞:盧浮宮 藝術金獎 誠信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