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證監會的周末能不再糾結嗎
草木皆兵,不開市的周末竟然比開市還緊張。證監會的任何風吹草動似乎都成了股民預估市場的“重磅”。
上周五證監會例會領銜,一系列消息接二連三砸向市場。先是宣布重點打擊六類操縱市場行為,次日,再次集中部署相關案件查辦工作,隨后央視點名編題材講故事的上市公司。
上月底,上證綜指升至4400點一線,證監會投保局負責人立即在新華網提示市場風險,重申要尊重市場、敬畏市場。
一而再,再而三。一個月前,4月17日晚間,中國證監會七方面規范融資融券業務,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開展傘形信托(傘形信托指同一個信托產品包含多個不同類別的子信托,具有較高的杠桿率,容易積累風險),當晚A50期指盤中出現大幅跳水。市場一片看空,次日證監會相關負責人隨即強調規范兩融業務不是鼓勵賣空,更非打壓股市。
事實上,強調尊重市場,敬畏市場,不是只針對新股民,而是對各個層次各個時期投資者都一樣有效。不過,從證監會的表態中總能看出幾份糾結,漲得兇似乎總要“潑潑冷水”,說狠了又怕市場反應“過激”牛市不保掉頭安撫。
有人說證監會的糾結有苦衷,畢竟2007年財政部“半夜雞叫”提高印花稅引發“5·30”股災還歷歷在目,不可重蹈覆轍仍警鐘長鳴,相比于正常交易日可能直接影響市場的風險更大,周末即便糾結,仍可以留給市場有一定的緩沖期,也給監管層留足了調整的空間。
證監會正常提示風險本沒有問題,作為中國股市的監管機構,無論市場好壞這本是職責所在。這項例行而長效的提示根本不值得市場一驚一乍。作為股民,既沒有必要把它看做是隔靴搔癢的例行表態,也沒有必要把它看成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炸彈。
牛市有牛市的狂歡,熊市有熊市的煩惱,作為監管層只要做了自己該做的事,何必畏首畏尾如此糾結呢?股市有自身市場化的調節機制, 對于企業,股市一低迷企業上市之后賣不到好價錢,反而會賠錢,那么自然就會重新考慮上市計劃。對于股民,尤其是大量進入股市的都是沒有交易經驗、缺乏理性、沒有風險承受能力的新投資者,在市場里栽了跟頭也自然會考慮改變投資行為。
即便是股市的家長,也不可能代替孩子去做任何事情,中國股市在20年的發展過程中有自己的成長邏輯和運作準則,無論是一夜暴富的收益還是傾家蕩產的教訓,畢竟在資本市場的大課堂里,誰也保不齊要交點“學費”。
本月20日兩市融資余額首次突破2萬億元,再次實現萬億規模增長只用了100個交易日。在實體經濟疲弱時,牛市有牛市的道理。此時貨幣政策未必能傳導到實體經濟,因為發多少貨幣都不會到實體經濟中去。有經驗的人都知道要現金為王,一定要容易變現的,而不是投到實業里。
別說中國股民記性不好,大潮洶涌而來,誰不眼紅是騙人的。但“政策市”永遠不是“風向市”,證監會的舉手投足怎能成為下一波行情的風向標?
編輯:羅韋
關鍵詞:市場 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