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激活“文化基因”愛上中國春節
——聚焦“春節文化現象”系列評論之四
過完小年,中國年就算正式登場。
從前,伴著“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塵土;二十五,磨豆腐”的熱鬧,祭灶、祭祖、守歲、拜年、貼春聯、放鞭炮、祭財神、逛廟會等種種年俗活動便第次展開。從小年到元宵,一天有一天的講究,一天有一天的儀式。要回鄉的,還得寫封家書,告知父老歸期,殷勤探問需要帶回什么年禮;回不來的,更要報告行蹤,傾吐鄉思。年節的摩肩接踵,讓國人對傳統文化一年比一年更知根知底兒,甚至能從里面悟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宏大敘事。
然而,伴隨著現代化,年味兒漸淡去,很多傳統習俗離我們日益遙遠。
為了驅霾,鞭炮禁了;有了微信,家書沒了;有了視頻,拜年也可以省了;如今,怕只剩下那頓家人齊聚的年夜飯了……如果沒有了這些祖先珍視的年俗,除了劃分時間以及黃金假日之外,春節還有什么意義?春節,難道也要像端午、南音、京劇、傳統桑蠶絲織技藝一樣,在漸次凋零中,做實驗室式的辛苦搶救和考古式的發掘不成?
那么,該做些什么才能讓充盈著中國氣派的年味兒,和我們一起進入新時代呢?
中國節意味著什么?春節,是屬于家和親人的圓滿;元宵節是絢爛而溫存的中國情人節;端午是除穢驅病的“衛生節”,也是“詩人節”、“運動節”;七夕,是姑娘們乞巧、展示女紅作品的“女兒節”、“愛情節”;中秋在古代更像民間狂歡,深夜弦重鼎沸,兒童連宵游戲,“夜市駢闐,至于通曉”,何等興奮熱鬧!
祖先是在用怎樣一種輕松的、活潑的、健康的心境,設計并享受節日帶來的快意人生啊。如今,反思過節方式的單調、蒼白甚至惡俗化傾向,媒體、商家及公眾的文化修養與健康生活理念,都需重新補課。我們豈能眼睜睜地讓浩蕩的中國氣派、豐富的文化信息精氣神,被一個“吃”字填滿、一個“錢”字主宰?把個月白風清的雅事,弄成焚琴煮鶴的荒唐,豈不讓人扼腕?作為中國人,除了洗不白曬不黑的黃皮膚,剪不斷理還亂的黑頭發,在多元的世界里,我們還能擁有什么獨特的“身份識別”?我們的孩子,又將從哪里得到民族自信民族魂的滋養?從何處欣賞中華民族的偉大與曼妙?
過節,美食咱要吃,但也要有令人向往、喜愛的載體,讓人去品味中國人那活潑昂揚奮發的文化氣韻,品味那縷來自文化傳統中的綿綿遠香。我們過著沒有線裝書、沒有長袍馬褂的現代生活,但是,我們仍然慶幸擁有唐詩宋詞、孔子屈原、京劇昆曲……
事實上,盡管年味漸淡,還有洋節不斷冒出來爭搶風頭。但是,今人心頭對中國節的溫存念想,其實也在與日俱增,專家的反思,公眾的追念,“一票難求”也要趕回家的春運大潮,甚至圣誕與春節、元宵與情人節的碰撞爭執,都是國人對祖先遺澤、對中國節日的仔細端詳和發揚蹈厲。藉著互聯網與掌上移動終端的普及,我們可以如此切近、如此全面、如此多元地感知世界的豐富、展示自己的獨特。而溫飽之后的我們,也開始享受從容的閑暇時光和快樂節日。一方面向老祖宗求取文化薪火,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吸納了年輕人喜歡的圣誕夜禮物與情人節玫瑰。
當然,僅止于端詳還遠遠不夠。中國節,承載的是融入國人骨血的天人合一、重情重義、錦繡文章、風流蘊藉……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要有民族自信的底氣,還要有推陳出新的智慧。
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研討會時,提出“傳承的價值觀”、“文化基因”以及“獨特標識”,這些是五千年文明瓜瓞綿綿的緣由。因此,復興中國節,要激活傳統的“文化基因”,更要從娃娃抓起。中國大陸從上世紀80年代就恢復中斷了40年的祭禮,孔夫子形象從此刮垢磨光,讓人溫暖而踏實。所謂文化基因,除了那些深入我們骨髓血液的守歲拜年等行為習慣,也包括無論童叟都能在節日里念誦的那些唐詩宋詞。中秋,李白會浮上億萬國民心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端午是拜祭屈原的詩魂;春節則輪到了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從大師到庶民,呀呀學語之際,都有過節時被父母摟在懷中,課讀《三字經》、《千字文》或淺顯古詩的溫馨記憶。
這個時代,中國文化必會薪盡火傳,浸潤一代又一代,如同春節那人人皆有的一縷鄉思,入詩入骨,入口入腸。
其實,傳統節慶與傳統文化一樣,本身就有無窮魅力,孩子們只差一個愛上的機緣。一直記得,經白先勇手創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姍姍走進大學校園,觀者如堵,一票難求,有大學生驚呼:“從無知到愛上,就在那么一個很短暫的過程,太美妙了!”
那么,春節的廟會、元宵的花燈、七夕的手工、重陽的登高,以及支撐他們的中國故事,如果能經由家庭、學校、社會的介紹,進入孩子們的視野,融入他們的生活,甚至能夠擠進早已忙得不堪的中小學生的課堂,能否會給他們一個“愛上”中國節的機緣呢?
不管是春節還是元宵,不管是孔子還是屈原,不管是秦磚還是漢瓦,請用時代創新激活傳統的“文化基因”,給孩子們一個選擇的機會,一個“愛上”的過程,讓他們在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面前盡情徜徉……
編輯:水靈
關鍵詞:小年 文化基因 中國春節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