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認證變“認錢”亂象何時了
認證是由國家認可的認證機構證明一個組織的產品、服務、管理符合相關標準,然而有記者經過數月調查暗訪,發現在企業質量管理認證、玩具業產品認證、農產品有機認證三大領域,認證變“認錢”的“潛規則”盛行。
認證涉及很多領域,坦率地說,大多數領域都存在認證變“認錢”的游戲。變味的認證,在美化被認證企業和被認證產品的同時,既是對消費者的欺騙,也是對政府采購部門的欺騙。人們原以為,被認證的東西符合相關規范或者要求,然而,不少認證是弄虛作假走過場,所認證的東西自然會有水分。
認證行業亂象其實早就存在,但走進大眾視野應該始于全國牙防組事件。此后,各種揭露認證變“認錢”內幕的報道不斷見諸報刊,遺憾的是,至今未能有效治理認證行業亂象。這次媒體揭露的問題,如ISO9001認證“6500塊全包,發票開一萬二”,3C認證“給檢測員紅包是潛規則”等,就是治理乏力的證明。
據悉,很多發達國家不僅沒有專門的認證監管機構,而且對認證機構進行直接管理的制度也很少,而在我國,不但有專門的監管機構——國家認監委,而且有專門的《認證認可條例》,在一些領域還有更專業、更詳細的認證細則,例如《有機產品認證實施規則》,但為什么還是亂象百出?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從表面看,監管者對認證亂象并沒有放任不管。以有機產品認證為例,去年有媒體報道稱,目前有機產品認證機構總計有23家,而在2004年這個數據為36家,7年減少了三分之一。另外,截至去年7月,被撤銷的有機認證有257張。這說明監管的存在。但如今媒體又披露,有機產品認證“你們只要接待好就行”。
也就是說,對認證亂象不是沒有治理,而是治理很不徹底。筆者以為,如果認證變“認錢”的亂象繼續存在下去,認證行業的公信力就會不斷貶值,不僅會影響到認證行業的發展,也會影響到消費者的消費信心,所以,如何從根本上治理認證行業亂象,是擺在有關方面面前的一道嚴峻命題。
在筆者看來,首先是減少認證行業行政色彩,完善市場體制和監管機制。在這一輪轉變政府職能過程中,國辦轉發中央編辦、質檢總局的《關于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求,2015年前,現有官辦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要基本完成整合;2014年6月底前,質檢總局旗下質量認證中心和31個評審中心應整合轉企,并入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公司。這有利于減少亂象。
其次是建立嚴格的懲罰機制。一方面是嚴厲懲罰只“認錢”的認證機構。如果對問題認證機構敢于撤銷其認證資格、罰款、沒收非法所得,直至賠償、追究刑事責任;同時對拿紅包的認證機構人員進行嚴厲處罰的話,相信會有一定震懾力。另一方面是嚴厲懲罰那些花錢買認證的企業。
編輯:羅韋
關鍵詞:認證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