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鹽業“獨家”專營之痛:中鹽被指推高鹽價阻撓改革
上周一,國家發改委發布一份“決定廢止《食鹽專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的通知,許多人誤以為是“食鹽專營廢止”而叫好。隨即中國鹽業總公司(以下簡稱“中鹽”)和中國鹽業協會均出來辟謠,稱此事是“誤讀”,稱“食鹽專營沒有改變”。
烏龍事件的澄清并沒有讓評論停止,相反,“食鹽專營”的話題持續發酵。業界紛紛質疑,非市場化的“獨家”專營體制,是食鹽生產者經營艱難、消費者吃鹽成本高的原因,也催生出鹽業公司的暴利,同時助長腐敗的可能性。
一噸鹽:從600元到6000元
在食鹽流通環節,經過中鹽及各級鹽業公司經手,食鹽價格翻了近10倍。
4月26日,北京市朝陽區一家京客隆超市內,銷售著三種食鹽產品。“中鹽400g綠色低鈉碘鹽”零售價2.8元,“中鹽300g加碘低鈉鹽”零售價2元,以及“中鹽800g京品腌制鹽”2.8元。
“一小袋鹽兩塊錢,人們可能覺得不貴,也習慣了這個價格”,食品專家、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但實際市場上每噸算下來幾乎沒有4000元以下的,相比其成本,利潤非常高。
目前,我國食鹽由中國鹽業總公司以及其旗下的各級鹽業公司專營,遵循國務院1996年頒布的《食鹽專營辦法》。食鹽的生產、批發和儲運由政府指定,價格也由各地政府相關部門制定。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海鹽廠鹽民曬一噸鹽,賣給食鹽指定生產企業,只能拿到200到300元。生產企業加工后賣給鹽業公司,每噸500到600元,鹽業公司經調配供應后,賣給可銷售食鹽的商家每噸價格1000多元。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時,每噸價格超過3000元,實為暴利。
記者日前實際采訪后發現,現在的情況較上述數字,有過之而無不及。
河北省某指定食鹽生產企業工作人員劉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現在當地鹽業公司的收鹽價,普通鹽是每噸583元,綠色鹽是每噸743元。對于她所在的企業來說,普通食鹽賣這個價格其實是虧損的,綠色鹽能賺一點。合算下來,利潤很薄,基本沒的賺。“價格是定好的,我們也沒有辦法。但是鹽業公司再賣出去,價格能翻好幾倍”,劉女士說。
在北京市發改委網站上,對小包裝食鹽價格的查詢結果顯示,最便宜的食鹽為500克復合膜裝精制鹽(一級),售價1元,合每噸2000元。市面上更為常見的400g低鈉鹽,售價為2元,合每噸5000元,500g中鹽低鈉鹽4.4元,合每噸8800元。
在上述京客隆超市內銷售的用于直接加熱烹飪的綠色低鈉碘鹽和加碘低鈉鹽,計算下來,每噸的價格高達6000余元至7000元。也就是說,經過食鹽專營者中鹽以及各級鹽業公司“倒手”后,價格最高翻了近十倍。
中宇資訊分析師安康告訴新京報記者,食鹽暴利爭議已久。2010年,曾有多家地方鹽業公司聯名上書,要求更改與中鹽的利潤分配比例,因為“中鹽拿走的利潤是生產廠家的數倍”。
據媒體報道,《食鹽價格管理辦法》規定,食鹽零售價和批發價差率應控制在20%以內,小包裝成本費用利潤率控制在15%以內。
編輯:付鵬
關鍵詞:鹽業 食鹽 專營 中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