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滬港通”走好還需制度創新

2014年04月21日 09:49 | 作者:吳青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滬港通”框架的提出,無疑是近期資本市場盡皆矚目的大事。表面看,“滬港通”直接作用于股市,但其對我國資本市場制度變革的影響意義更為深遠。筆者認為,“滬港通”順利推行,實現滬港兩個交易市場之間的資金順利流通,有三方面的制度變革或創新不可或缺。

  首先,實行T+0交易制度改革,與國際接軌。T+0是一種證券(或期貨)交易制度。凡在證券(或期貨)成交當天辦理好證券(或期貨)和價款清算交割手續的交易制度,就稱為T+0交易。T+0交易曾在中國證券市場實行過,因為它的投機性太大,為了保證證券市場的穩定,目前我國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對股票和基金交易實行T+1的交易方式,且設置了每日10%的漲跌停板,而國際成熟的資本市場則沒有這些限制,港股也為T+0交易制。在今年兩會期間,證監會主席肖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若要推行T+0,不會一步推開,而是考慮在一定范圍內,設定一些條件先行試點,其中一種可能是先從大盤藍籌股開始試行。”T+0交易制很可能因為“滬港通”的開閘而開始實行。

  其次,“滬港通”可能引發投資者綜合保障機制的改革。“滬港通”的消息公布后,內地股市走強,但很多經濟學家對“滬港通”的未來持冷靜態度。主要原因在于,投資者資金會流入港股,激活市場并不意外,但是在港投資者是否會投資內地股市,似乎是個問題。近年A股市場的荒謬現象是,中國經濟增速連年位居全球前列,A股過去3年表現卻在全球敬陪末席;內地資金泛濫,投資者寧可炒樓、炒農產品、買理財產品,也不愿投資A股。核心問題在于A股市場存在不規范、不公平、不透明的現象,投資者綜合保障機制不夠完善。因此,中央推股市直通車,為A股引入更多國際投資者,就需要一并吸納國際市場對企業管治、保障機制的高要求,以發揮更大市場力量,促進對投資者保障制度的改革。

  第三,“滬港通”將會引發對監管制度一體化的新要求。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在談到“滬港通”的監管問題時指出,總體遵循不改變兩地現行的法規及交易習慣,初步考慮對于上市公司,以上市公司所在地原則進行監管;證券公司則是持牌所在地進行監管;對于投資者,是按照交易發生地進行監管。香港股市監管比較完善,制度規則比較成熟,而內地A股市場存在制度不完善、股市三高、過度包裝造價等問題,“滬港通”實現之后,兩地將實現監管合作,這有助于提高內地資本市場監管水平,在聯合監管的實踐以及內地香港資本市場監管一體化的嘗試中引發更多監管創新;而滬港證券市場的互聯互通實際上也將為籌謀已久的“滬深港臺”證券市場一體化進程做出實質性的探索。

  制度變革的目的是使資本市場獲得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根基,真正成為中國經濟市場化配置資源的高效平臺,使得國民財富和海外資金匯集資本市場,為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創新服務。只有真正開啟制度變革和創新,紅利才會真正出現,“滬港通”才將給中國資本市場創造一個“雙贏”局面。

編輯:羅韋

關鍵詞:滬港通 制度 交易 監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