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推薦
公安機關集中打擊經濟犯罪 網絡借貸眾籌犯罪增多
原標題:公安機關今起集中打擊經濟犯罪 網絡借貸眾籌犯罪增多
央廣網北京5月15日消息(記者潘毅)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你是否經歷過這樣的情況:買東西時給出一張百元鈔,但是店主以各種理由要求換一張或拒收,而退回來的錢卻成了假幣?你是否對P2P、眾籌這些概念有較深的了解,如果周圍有人邀請你一起“眾籌”、“網絡借貸”時,你知道如何辨別是否屬于非法集資嗎?從微信朋友圈或者網絡上購買的東西,你如何確定,買到的就是正品?
從公安機關掌握的情況看,當前欺詐造假類經濟犯罪呈現高發(fā)態(tài)勢。非法集資、盜刷銀行卡、假貨、假幣等欺詐造假類經濟犯罪,離我們的生活已經越來越近。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該如何識假防騙?如何提醒自己的親友,防止卷入欺詐造假的陷阱?
P2P,也就是個體與個體間通過互聯網實現的直接借貸,這一概念近年來廣為流行,但不少人對于這一概念僅停留在“了解”。有犯罪分子正利用群眾對這一概念認識模糊,實施非法集資詐騙。2013年5月至11月,犯罪嫌疑人鄧某等人打著“P2P網絡借貸”的幌子,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通過與群眾簽訂所謂“電子借款協議”的方式,向1300余人非法集資1.2億余元,造成經濟損失5000余萬元。2014年7月,深圳市羅湖區(qū)人民法院判處鄧某有期徒刑三年。
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政委高峰: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以所謂的投資項目為幌子、以高額回報為誘餌、以弄虛作假為手段,來騙取被害人投資款,而且這些不法分子,他們包裝他們的犯罪項目,也進行積極的編制,給人感覺這是一個很能掙錢的,而且還旱澇保收,迷惑性、欺騙性非常強。
公安機關提醒,網絡借貸領域魚龍混雜,對于不法分子打著“時髦”概念從事非法集資活動,投資者一定要提高警惕,缺乏實際經營內容、靠“拆東墻補西墻”維持的資金騙局,遲早要崩盤。高峰介紹,非法集資案件離我們的生活其實并不遠:
高峰:這類案件在全國,每一個省、每一個市甚至于每一個縣都有發(fā)生,只是一個案件發(fā)生數字多少,涉案金額大小的問題。涉案總價值,根據我們的統(tǒng)計,每起案件平均的涉案總價值都超過千萬元,達到了數億元,甚至數十億元的大案也時有發(fā)生。這背后都影響涉及到多少家庭、多少投資者。一方面,被害人數量大,很多案件的被害人達到了數千人甚至是上萬人。再就是涉及地區(qū)廣,除了傳統(tǒng)發(fā)案較多的東部和中部省份外,目前來看,西部省份發(fā)案數量也明顯上升。再一個就是涉及的行業(yè)和領域多,經濟領域的新生事物產生多少,新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技術產生多少,相應的這類經濟犯罪活動,這種形態(tài)隨之就會產生多少。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經濟犯罪 網絡借貸 眾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