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頭條相關頭條相關
365天攻堅:深改小組七次會議傳遞的信號
在黑龍江省二九一農場,一家糧食收儲企業工人在向烘干塔內傳送玉米(10月10日攝)。全國糧食總產量2014年實現“十一連增”,讓中國人端牢了手里的飯碗。2014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60709.9萬噸,比上年增加516萬噸。農業的穩步向好,鼓了農民的“錢袋子”。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8527元,實際增長9.7%,快于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第五次會議——
時間:9月29日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
主要內容:
會議審議了《關于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方案》。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現階段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更多考慮推進中國農業現代化問題,既要解決好農業問題,也要解決好農民問題,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我們要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形成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經營權流轉的格局。發展農業規模經營要與城鎮化進程和農村勞動力轉移規模相適應,與農業科技進步和生產手段改進程度相適應,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提高相適應。要加強引導,不損害農民權益,不改變土地用途,不破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要尊重農民意愿,堅持依法自愿有償流轉土地經營權,不能搞強迫命令,不能搞行政瞎指揮。要堅持規模適度,重點支持發展糧食規模化生產。要讓農民成為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積極參與者和真正受益者。要根據各地基礎和條件發展,確定合理的耕地經營規模加以引導,不能片面追求快和大,更不能忽視了經營自家承包耕地的普通農戶仍占大多數的基本農情。對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地,要有嚴格的門檻,建立資格審查、項目審核、風險保障金制度,對準入和監管制度作出明確規定。
習近平強調,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的目標方向,是要探索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明晰產權歸屬,完善各項權能,激活農村各類生產要素潛能,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集體經濟運營新機制。搞好這項改革,一項重要基礎工作是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要探索集體所有制有效實現形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試點過程中,要防止侵吞農民利益,試點各項工作應嚴格限制在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我國農村情況千差萬別,集體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要搞好制度設計,有針對性地布局試點。
專家解讀:
2014年11月20日,中辦、國辦正式對外印發《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提出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實現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堅持家庭經營的基礎性地位,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鼓勵承包農戶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及入股等方式流轉承包地。
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完善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政策,搞好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健全公開規范的土地流轉市場。23日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指出,要引導和規范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中國人多地少,戶均耕地規模小,勞動生產率水平較低,隨著農民非農就業收入不斷提高,從事農業的意愿會不斷下降。”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應恒表示,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表示,在當前土地流轉過程中要保護農民的承包權,土地是否流轉、價格如何確定、形式如何選擇,應由承包戶自主決定。同時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切實保護基本農田。
“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對現代農業的規模經營意義重大,但必須以土地用途管制為前提條件。在流轉過程中一定要尊重農民的土地權益,不能改變土地的用途。只有這樣,土地流轉才能健康發展。”鄭風田說。
第四次會議——
時間:8月18日
關鍵詞:央企薪酬改革
主要內容:
會議審議了《中央管理企業主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關于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的意見》。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管理企業,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據支配地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在我們黨執政和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須搞好。改革開放以來,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取得積極成效,對促進企業改革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存在薪酬結構不盡合理、薪酬監管體制不夠健全等問題。要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出發,適應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國有企業改革進程,逐步規范國有企業收入分配秩序,實現薪酬水平適當、結構合理、管理規范、監督有效,對不合理的偏高、過高收入進行調整。中央企業負責同志肩負著搞好國有企業、壯大國有經濟的使命,要強化擔當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正確對待、積極支持這項改革。
習近平強調,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是改作風的深化,也是反“四風”的深化,國有企業要做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表率。要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除了國家規定的履職待遇和符合財務制度規定標準的業務支出外,國有企業負責人沒有其他的“職務消費”,按照職務設置消費定額并量化到個人的做法必須堅決根除。
專家解讀:
從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到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不到兩周,《中央管理企業主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和《關于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的意見》即獲審議通過。速度之快超乎想象,突破之深前所未有。
有專家認為,“追索”是此次央企負責人薪酬改革的亮點,它將推動央企負責人薪酬改革從靜態轉向動態,從時點轉向時段,從只獎不罰轉向既獎又罰的重大轉變。
按照人社部工資改革計劃,在下一步先行推進對國企高管薪酬的“控高”之后,將逐步完成針對中小企業的低收入職工工資的“提低”,最后將著手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改革。
中國人民大學發展中國家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彭剛認為,針對央企負責人的薪酬改革為收入分配改革打開了一扇窗,在這扇窗打開后能否如各方期待實現遏制央企高管腐敗、提高央企辦事效率、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初衷,不僅決定著接下來的“提低”窗口和事業單位工資改革窗口的打開時機,更將影響居民收入差距能否切實縮小,達到共同分享改革成果最終目的的長遠大計。
在新一輪改革中,央企負責人薪酬將由過往基本年薪和績效年薪兩部分構成,調整為由基本年薪、績效年薪、任期激勵收入三部分構成。據透露,央企負責人基本年薪將按照上年度央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倍確定;績效年薪根據考核結果,不超過央企負責人基本年薪的2倍;任期激勵則不超過央企負責人任期內年薪總水平的30%。央企主要負責人薪酬水平將不超過央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7到8倍,負責人與職工薪酬差距將顯著縮小。
另設任期激勵收入,將央企負責人的部分收入“扣”下,待任期完成后,評價達標者全額發回“扣款”,未達標者不但“扣款”不能發回,部分已領薪酬還可能被追索扣回。這相當于是央企負責人的“期權薪酬”或“職業保證金”,有利于央企負責人對企業投入長期的管理,承擔持久的責任,對個人付出和職業回報形成穩定的預期,作出理性、平衡的判斷。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全面深化改革 365天攻堅 深改小組 傳遞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