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高原盛開幸福花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協傾情助力鄉村振興
人民政協網甘孜7月11日電(記者 韓冬 通訊員 黃禮霞)“我會用盡全力持續推介家鄉的文旅資源和‘圣潔甘孜’區域品牌。”6月30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的重頭戲——甘孜文旅宣傳推介會上,理塘縣政協委員丁真珍珠鄭重地接過“丁真‘圣潔甘孜’區域品牌推廣公益宣傳工作室”的牌匾。
“本次文旅大會的召開,標志著甘孜進入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州政協主席雷建平表示,近年來,甘孜州政協把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作為全州政協履職的重要任務,扎實開展“有事來協商”以及“雙助”專項活動,工作效應不斷拓展、協商載體不斷豐富、協商成果不斷顯現、工作合力不斷匯聚。
■ 圍繞重點項目 凝聚發展合力
行駛在318國道上,州政協司機達扎對沿途絕美的景色早已見慣不驚,唯獨對不時出現的鐵路施工工地格外關注。在他看來,這幾年甘孜州變化最大的就是交通,“以前從成都到康定得一天,康定到各個偏遠縣還得兩三天,還經常遇到斷道、堵車等情況,很惱火。”
如今,高速公路已經通到康定城,318國道也完成了全面整治,州內各縣原有的公路也開始了新一輪的整治、提升,新的高速公路、鐵路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這其中也灑滿了州、縣兩級政協委員的汗水。
“物資保障情況怎么樣?施工過程中有什么困難?”在九龍縣“文木路”、國道549“九石路”重點項目施工現場,州政協副主席楊慶華正率領州政協調研組向施工單位負責人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楊慶華邊聽邊問邊記,委員們和當地干部一同梳理問題,尋求解決對策。施工單位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添足馬力,迎難而上,加快項目建設,為九龍縣推行全域旅游、老百姓增收致富打下堅實基礎。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各重點項目沿線的鎮、村都把“征地拆遷”納入“有事來協商”范疇。兩河口水電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電站建設過程中,雅江縣政協主席盛向東及縣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多次率領縣政協委員前來調研走訪,協助施工方就征地拆遷、提升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移民生產生活質量等做了大量工作,助力這個裝機容量達300萬千瓦的大型水電站如期投產。
■ 聚焦產業發展 助力百姓增收
產業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
對于相對貧瘠的康藏高原來說,如何改良農作物的適應性,使之產量增收,是個關鍵問題。州政協委員倪躍不僅先后參與了“玉米課題”“水果課題”“食用菌課題”等10多項農業科研項目,還主動深入農區,組織開展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推廣,讓馬鈴薯在高產示范區畝產達6000公斤,玉米在東路高產種植示范區畝產達1000公斤以上,為提高全州糧食安全水平貢獻了力量。
走進康定市魚通鎮舍聯村,村委會門口的加工作坊內傳出了陣陣歡呼聲——該村第一批機器加工的仙桃(仙人掌果實)新鮮出爐了。自脫貧攻堅以來,舍聯村發展起了青花椒、仙桃、核桃等特色農產品。但是,給仙桃“脫毛”卻難壞了大家——手工脫毛不僅效率低還容易傷人。
“為此,我們聯系了電子科大以及對口幫扶的宜賓市相關企業,專門定制了一臺仙人掌果自動去刺分選機,效果不錯。”康定市政協主席戴龍介紹,下一步,市政協還將助力該村對農產品進行精深加工,進一步延伸產業鏈,為振興發展插上科技翅膀。
在鄉城縣青德鎮下壩村“蘋果+藏豬”種養循環現代農業產業園,縣政協委員、徳園公司負責人周軍高興地告訴大家,今年的蘋果長勢良好,預計銷售收入在70萬元以上。從2014年創業以來,周軍的果園已成為周邊群眾就近務工學技術的基地——他不僅免費教農戶種蘋果,還優先雇傭當地百姓在果園務工,用工量大的時候可達到200余人,人均增收1萬元以上。此外,有了周軍的成功經驗,來自浙江杭州、四川瀘州的對口援助單位也紛紛加入此行列,讓鄉城蘋果的種植規模快速提升到1萬余畝,成為助農增收的“金果果”。
“今年,我們還圍繞‘藏鄉田園現代特色綜合體建設’召開了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就‘如何推進鄉村產業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開展對口協商……”在鄉城縣政協主席達爾比的心中,一個更加富饒美麗的藍圖早已顯現。
■助推基層治理 確保長治久安
距離巴塘縣城不遠的山坡上,一棟棟別致的藏式民居錯落有致、一條條整潔的村道蜿蜒其間。這里是地巫鎮桃源地塢新村,一個整體搬遷而來的移民村。
“以前,我們住在巴塘縣最南端,土地貧瘠、地質災害嚴重,可謂是致富無門、發展無路。”地巫鎮副鎮長兼桃源地塢聯合黨支部書記勇勇介紹,2017年,在各方幫扶力量的協助下,地巫鎮2個行政村119戶、595人整體搬遷到縣城,通過新居建設、產業發展、文明提升,徹底改變了落后面貌,人均年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實現了從深度貧困村向幸福美麗新村的嬗變跨越。
“我們能過上幸福美滿的新生活,離不開政協的幫助。”勇勇表示,無論是在脫貧攻堅還是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縣政協一名副主席長期蹲點聯系該村。特別是通過去年打造的“有事來協商·鵬城協商”平臺,幫助群眾解決“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現在大家都自發形成了有事先協商,達成共識再行動的習慣。
記者看到,在協商議事室的顯眼位置公示著今年3次協商的結果——“藏豬養殖,已完成”“修復水毀道路,已完成”“民工工資問題,辦理中”。
“為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我們在協商議題的選擇上更偏重產業發展、挖掘群眾內生動力、培育文明鄉風等方面。”巴塘縣政協主席達瓦澤仁介紹,通過產業幫扶、就業幫扶,積極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等方式,該村婦女地位得到顯著提升,村民法治意識、感恩意識極大加強。
“我們正打算發展民宿,還希望政協委員們來給我們出主意。”“這里交通便利,又有好環境,我們全力支持!”聊著聊著,又一個富民增收的好辦法在思維碰撞中逐漸成形。
沿著彌漫著瓜果香味的石階走出新村,回頭望去,滿眼的翠綠簇擁著顏色鮮艷的藏家新居向天空延伸。這,不就是一捧盛開的幸福花么!
編輯:賈元昌
關鍵詞:發展 協商 縣政協 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