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農產品出深山 撐起扶貧產業
湖南日報記者 周月桂
金秋,橙黃橘綠,紅柿滿枝,稻谷滿倉,湖湘大地一派豐收盛景。在電商直播間里,市長、縣長們化身“段子手”,宣傳湖湘土特產品;大小商場、步行街等,辦起了各類消費扶貧產品展銷……
暢通物流,打造品牌,拓寬銷售渠道,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消費扶貧持續加力。安化黑茶、湘西臘肉、炎陵黃桃、石門蜜橘、江永香柚、江華雪梨……一批批“湘”字號特色農產品通過消費扶貧走出深山,撐起一個個扶貧產業,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實現了穩定脫貧。
即將在長沙舉行的第22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將持續推進消費扶貧,“助力脫貧奔小康”。
線上線下聯動,形成強大合力,讓更多人通過消費參與扶貧
九十月間,雪峰山東麓洞口縣,雪峰蜜橘在溫暖的秋陽里慢慢著色變紅,越來越豐盈多汁。
在洞口縣城,“橘子紅了”洞口消費扶貧專館在9月中旬開館了。該縣76家扶貧企業的473個扶貧產品入館進行集中展示銷售。縣城的步步高超市也設立了“橘子紅了”消費扶貧專區,以蜜橘為主的扶貧產品擺滿了120平方米的展區,吸引了市民競相選購。
在今年9月底舉行的“精準脫貧在三湘”媒體湖南行活動中,電商平臺拼多多開啟了扶貧助農直播間,大山土貨通過電商渠道直達城市消費者餐桌——
安化縣柘溪鎮雙橋村,村口兩座古橋被印上包裝盒,包裹著村民們精心種植的茶葉,制成一款叫“雙橋”的產品。縣長肖義在安化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直播間里,呼吁網友下單購買這款扶貧黑茶;
新化縣水車鎮田家村,幫扶工作隊引導集體種植的龍牙百合今年豐收了。豐收節當天,隊長謝勝文帶著沾滿泥土的正宗“土貨”走進拼多多直播間,開始教網友怎么吃百合;
永順縣高坪鄉,30歲的土家阿妹黃英,今年換了“新工作”:常年在浙江、海南工作的她回到家鄉,架起手機,對著老家成片的獼猴桃果園,直播賣起了家鄉特產……
消費扶貧,一頭連著貧困地區,一頭連著廣闊市場,運用市場機制,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過程中,無論多偏遠的貧困地區,人們都可以通過消費參與扶貧中來。近年來,湖南省各地因地制宜,線上線下聯動,進一步打通供需兩端,攪熱消費扶貧市場,為脫貧攻堅注入強勁的動力。僅今年以來,全省上下通過拓寬各種渠道幫助銷售扶貧產品達167.21億元。
線上,搭建產銷平臺,拓寬銷售渠道。
依托中國社會扶貧網湖南頻道,湖南省在全國率先上線省消費扶貧公共服務平臺,為扶貧產品提供集中線上銷售服務。截至目前,全省認定扶貧產品13217個,供應商4072個,總價值約936.61億元。
上線“芒果扶貧云超市”,創新推出“一鍵開店、一鍵直播、一鍵到家”的農產品直播電商模式,目前已間接帶動特色農產品關聯銷售超21億元。
通過整合淘寶、京東、快手、天貓、拼多多及全國大的新零售平臺流量資源,為省內各扶貧企業、扶貧產品提供展銷機會。
線下,動員社會各界,形成強大合力。
今年,湖南省創新成立湖南省消費扶貧聯盟,132家聯盟成員單位深入貧困地區對接采購扶貧產品,已開展產銷對接活動10余次。
依托中部(國際)農博園,在省會長沙創建湖南省消費扶貧示范中心,組織學校、醫院、企業等單位到示范中心采購扶貧產品,建立長期定向采購合作機制。
在全省交通樞紐、公共場所、社區等地,開設消費扶貧專區專柜,目前全省已經布放消費扶貧專柜2391臺、建成消費扶貧專館235個、開設消費扶貧專區521個。
暢通物流通道,打造網銷品牌,讓農產品獲得穩定的銷售渠道
每年大暑節氣開始,位于洪江市黔城鎮的桃源村,便被黃桃的甜蜜氣息包圍了。
村莊每天都會迎來大量物流車輛和采購商,種桃大戶詹訓瑤的桃子,依靠順豐速運的冷鏈物流,上午下樹,下午發貨,次日一早,便可到達省內客戶手中,保證了桃子的風味和品質。
桃源村有“黔陽黃桃之村”美譽,黔陽黃桃以香、甜、脆、大等特色遠近聞名,是洪江市最具特色的果品之一。村民們最早是肩挑手提乘坐渡船去賣桃,收益少得可憐。直到2014年,通村的土路變成了水泥路,又被拓寬了1米。黃桃出村之路拓寬了,種黃桃的人迅速多了起來。
近幾年,村里又修了一條新“路”——電商之路,引進了順豐、郵政、中通、韻達等快遞公司。村民們接受了多場電商扶貧培訓,重新“進修”了黃桃種植技術。
如今,桃源村共有黃桃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4個,黃桃種植大戶10余戶,全村種植面積2500余畝,年收入超700萬元,并解決30余名貧困人口就業問題,曾經的貧困村徹底脫貧出列。
助力“湘”字號農產品走出鄉村,湖南省打通流通梗阻、提升流通效率,讓貧困地區的產品真正流動起來,為消費扶貧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市場基礎。邵陽市加快新建和改建全市180處農貿市場,高標準推進農商互聯供應鏈和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完善農產品溯源體系建設,加快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暢通農產品上行渠道。
農村電子商務建設加快,也進一步在貧困地區和消費市場之間架設橋梁。隨著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的深入推進,農村電商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服務網絡不斷完善,為農產品銷售拓寬了渠道,有效帶動了當地產業升級、物流發展、人員就業等,助力貧困農戶增收脫貧。
湖南電商扶貧小店,通過一站式線上開店方式,幫助貧困鄉村解決農產品上線銷售問題。目前,全省已有7萬余人在線上開通了湖南電商扶貧小店,總交易額突破2.3億元。
提高貧困人口使用網絡的能力,才能更好促進消費扶貧。省商務廳2019年起設立電商扶貧“農家學院”,組織開展電商專業技能培訓近500人。
湖南省加大對貧困地區農特產品的推廣銷售力度,打造了炎陵黃桃、湖南冰糖橙、湘西獼猴桃、張家界莓茶、崀山臍橙、新化白溪豆腐等網銷“一縣一品”品牌,一大批優質農特產品通過電商被全國消費者所認識和選擇。
開展綠色生產,提升農產品品質,讓消費獲得“可保證的品質”
10月,鳳凰縣新場鎮大坡村,高山野生刺葡萄成熟到最好,村民楊勝跑、金訓華夫婦在自家葡萄棚里收獲甜蜜的果實。
大坡村原本祖祖輩輩在田里種的都是保口糧的水稻,村民們雖然很少餓肚子,但腰包里常常緊缺票子。2013年起,在村黨支部書記楊清華的示范帶領下,村民們開始在田里種上了高山野生刺葡萄。短短兩三年內,葡萄園發展到1028畝,占全村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二。
30公里外的鳳凰縣城,常年游人如織,高品質水果消費需求旺盛。村民們把高山野生刺葡萄送過去,有的直接批發給水果超市,有的在縣政府特批的一塊專用免費市場上向游客零售。一畝葡萄園,能賣出上萬元,脫貧摘帽也就輕松了。
為了持續提高葡萄品質,大坡村不斷總結經驗:不施化肥、適當疏果、盡量套袋……從去年開始,楊清華又想方設法給全村的葡萄園裝上塑料大棚,目前已完成300多畝。“刺葡萄喜旱,有了大棚,既能防澇,又能防病蟲害,葡萄品質將更上一層樓。”楊清華說。
把田里、欄里原本僅供自用的農產品,主動變成市場上適銷對路的商品,是貧困戶脫貧摘帽的有效途徑。促進消費扶貧,貧困群眾需要產品有“可銷售的渠道”,廣大消費者也需要消費有“可保證的品質”,這就需要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進行供給側改革。摒棄粗放式增長模式,走精細化發展之路。
近年來“湘字號”農產品品質不斷升級。
據省農業農村廳統計,目前,全省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及地理標志產品等“三品一標”認證個數達到4160個,比2016年增長41%;5000余個名特優品牌農產品實現賦碼標識,質量全程可追溯,“湘字號”農產品品質更安全。在石門、瀘溪、洞口等柑橘主產縣,每年落實柑橘“品改”20萬畝。
省政府出臺“一縣一特”主導特色產業發展指導目錄,構建衡邵羅霄山脈茶油、湘南臍橙、湘西柑橘、長株潭百里花卉苗木等產業帶,打造湘西北茶油、供粵港澳蔬菜、洞庭水產等特色產業片。示范基地對照綠色食品標準,確保產地環境、技術規程、投入品使用、產品質量、產品加工、包裝儲運等環環達標。
隨著“湘字號”農產品品質的提升,消費扶貧有了更堅實的基礎。洪江市黃金貢柚生產基地,施有機肥、農家肥,用套袋防蟲害,種出生態水果,基地采購價每公斤高達18元,年年都很早訂購一空;攸縣豆腐、永豐辣醬、華容芥菜、桃江竹筍、張家界大鯢、東安雞等特色農產品,網上銷售紅火,在中部農博會、中國農交會上廣受青睞,收獲大額訂單。
(參與采寫:劉勇)
關鍵詞:農產品出深山 撐起扶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