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不建機構建機制開創基層協商新局面(下)
——蘇州市推進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融合發展紀實
聚各方之智造福百姓讓協商議事活動專起來
如何充分發揮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是擺在各地政協組織面前的一個課題。蘇州市各市區在做好政協工作向基層延伸的同時,將建立“有事好商量”平臺作為重點,積極發揮基層政協“亦官亦民”的特殊作用,探索推動政協協商同社會治理相結合、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相銜接,努力建好、用好“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委員之家、社情民意聯系點、委員工作站等載體,探索出了一條服務基層群眾、破解發展難題、促進社會治理的新路子,政協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在基層得到充分展示。
——搭建“好商量”的平臺。各市區按照蘇州市政協的統一要求,緊密結合各地實際,堅持“一室多用”,不求“高大上”,但求“小而美”、“全而優”,在不增加基層負擔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突出各自的區域特色、文化特點和自然條件,建設各具特色的協商平臺。姑蘇區虎丘街道依托虎丘山塘豐富的人文歷史資源,將協商議事室放在著名的山塘街主街,打造政協委員傾情履職平臺的同時,也成為宣傳政協工作、展示委員風采的一道亮麗風景。太倉市在實現“有事好商量”載體全覆蓋的同時,各個鄉鎮、街道選取一個或者多個方向延伸觸角,構建載體“1+X”新格局,其中:1就是鄉鎮、街道建設1家“有事好商量”載體,X就是各鄉鎮、街道政協工委向村、社區、管理區、園區延伸。
——開展“多商量”的活動。建設“有事好商量”平臺,最終目的是要落實總書記“協商于民、協商為民”的要求。為此,各地政協圍繞創新轉型、共建共享、基層治理,抓住人民群眾身邊“關鍵小事”,組織政協委員、居民代表、街道社區與相關部門深入協商、充分溝通,推動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及時得到解決。去年以來,吳江區各個鄉鎮、街道工委抓住老百姓的身邊事開展了20多次協商活動。同里鎮工委圍繞幼兒園周邊交通擁堵緩解方案、桃源鎮工委圍繞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震澤鎮工委圍繞交通暢行工程、平望鎮圍繞農貿市場改造進行了深入協商,并結合協商議事內容適時組織“回頭看”監督活動,讓相關民生工作融入更多的“民聲”。吳中區胥口鎮工委借助“有事好商量”平臺,邀請東欣村村民代表、村干部以及鎮相關部門負責人,圍繞全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協商,傾聽群眾呼聲,回應群眾關切,以“共商共議”激發群眾共建共治共享熱情,形成工作達標、環境提升、群眾滿意的多贏局面。
——營造“真商量”的氛圍。在開展協商的過程中,各個鄉鎮、街道堅持“開門協商”理念,不斷拓展參與協商的便捷性和廣泛性,邀請利益相關方參與協商,充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虎丘區楓橋街道抓住《蘇州市垃圾分類條例》實施的有利時機,選擇動遷小區作為試點,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邀請區政協委員、街道城管負責人、社區“兩委”負責人、小區物業負責人、業委會、黨員代表、居民代表等,對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方式、清潔屋的具體設置、獎懲制度、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問題進行深入協商。街道將協商議事會議討論的成果落實到垃圾分類實踐中,受到居民的廣泛歡迎。經過3個多月的試運行,小區居民垃圾分類參與率超過95%,投放準確率超過90%。時任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在視察該小區時,對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收運的一整套模式連連“點贊”。
——彰顯“會商量”的優勢。基層協商,成果轉化是關鍵。只有將協商意見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成效,才能激發各個方面的參與熱情,為老百姓帶來看得見的利益。姑蘇區政協探索建立了“六步法閉環協商機制”,形成“確定議題——調查研究——制定方案——開展協商——成果報送——建議辦理”六個步驟的閉環協商鏈條,為成果轉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張家港金港鎮針對部分老舊安置小區天然氣無法入戶的問題進行了充分協商,鎮黨委在收到協商意見后,決定將老舊小區天然氣入戶改造工程列為今年惠民實事工程,由政府牽頭組織實施。常熟市部分鄉鎮圍繞小微企業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充分協商,形成的建議在該市“服務民企360”主題活動暨“新經濟、新業態、新一代”民營企業家首場圓桌會議上得到了有效體現。
建連心之橋傳遞呼聲讓委員與群眾連起來
從一定程度上講,基層政協工作就是群眾工作。而只有將政協委員與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政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展示。
——精準下沉,使委員成為群眾的“貼心人”。委員只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才能掌握實情、了解民情。昆山市、常熟市將委員的界別性與地域性有機結合,把在該市的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劃片分散到鄉鎮、街道和掛鉤聯系村(社區),通過委員工作室、委員接待日、社區懇談日等方式,組織委員走進企業、走進社區、走進鄉村,常態化開展履職活動,推動形成省市縣多級政協委員履職組團,實現聯動發力,為政協委員“我代言”、“我倡議”、“我認為”協商議政打下堅實基礎。相城區政協把委員下沉與社區網格化管理有機結合,構建“街道——村(社區)、企事業單位——網格”三級議事網絡,把所有委員定點下沉到村(社區),為政協委員第一時間了解民情、第一時間反映群眾意愿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示范引領,使委員成為時代的“領跑者”。政協委員是各界的代表人士,只有使委員切實發揮作用,才能不斷擴大基層政協的影響力、親和力和感召力。相城區在各個鄉鎮、街道政協工委建立“行動支部”,每月開展“黨員委員服務日”活動,組織黨員委員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有效發揮了黨員委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后,吳江區震澤鎮工委第一時間組織發動委員投身抗疫行動,全體委員變身物質“直通車”,不僅親力親為捐款捐物,還廣泛發動親朋好友和社會各界進行馳援,充分展示了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的風采。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23日,全市各級政協委員捐款8364萬元,發動商會等捐款206萬元。另外,根據省政協統一部署,蘇州市政協共募集“援鄂一線醫護人員專項資金”525萬元。
——溝通協調,使委員成為共識的“傳播者”。全市各個鄉鎮、街道政協工委在開展調查視察、民主監督、提案辦理、專題協商的過程中,把建言資政與凝聚共識有機結合,全力以赴做好宣講政策、化解矛盾、理順情緒、凝心聚力等工作,鞏固社會各界的思想政治基礎。太倉市浮橋鎮政協工委圍繞長期困擾政府的農民拆遷安置小區物業管理問題,與村委會、農民拆遷戶、集中居住群眾代表開展協商,推動構建“共建共擔共享”的管理模式,不僅解決了拆遷安置小區管理的老大難問題,而且理順了群眾情緒、增進了群眾團結。常熟市圍繞“為常熟高質量發展作貢獻,為新時代人民政協添光彩”專題活動,在委員之家開展交流研討,邀請所聯系的界別群眾參與,通過談心談話、分享沙龍、書畫攝影、文化論壇等形式,使活動成為思想引領、宣傳政策、釋疑增信的過程,成為溝通情況、換位思考、交換看法的過程,為高質量發展凝聚政能力、營造好氛圍。
編輯:劉乙潼
關鍵詞:協商 政協 委員 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