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網貸詐騙非法推廣“團滅”彰顯什么?
7月8日上午,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北京、河北、上海、江蘇等15個省區市公安機關開展集中收網行動,依法嚴厲打擊為貸款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提供服務的非法網絡推廣團伙。截至8日16時,共搗毀非法網絡推廣團伙57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60余名。
非法網絡推廣和貸款類電信網絡詐騙可謂“狼狽為奸”,前者負責“釣魚”,后者實施“收割”,嚴重侵犯公民個人隱私,令受害人“借錢不成反破財”。
具體看,非法網絡推廣團伙推送大量虛假貸款廣告,尋找“獵物”并誘騙有貸款意向人員填寫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等個人信息,再將非法收集的個人信息販賣給電信網絡詐騙團伙;后者據此“精準詐騙”,以交納手續費、保證金為由,對“獵物”下手。僅蘇州公安機關近期偵破的案件中,非法網絡推廣團伙就獲取40萬條貸款申請人的個人信息,賣給電信網絡詐騙分子,受害人達4700名,涉案金額1.1億元。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鑒于網絡詐騙犯罪既具團伙性、又顯分散性、更有協作性,公安機關嚴密“布陣”,上下聯動、區域配合、共同出擊,“戰果”顯著。在這背后,警方必然進行了大量前期偵察工作,付出汗水、為民除害值得群眾點贊。另一方面,這也表明網絡絕非肆意妄為地帶,網上違法犯罪不會逃過“網絡警察”的眼睛。57個犯罪團伙、460余名犯罪嫌疑人落網,有力地打擊了相關犯罪,“團滅”的震懾效果可觀。
值得注意的是,貸款類網絡詐騙能夠得逞,除了犯罪分子“玩話術、大忽悠”,受害人不通過正當渠道申請貸款、輕信虛假宣傳也是重要因素。不通過正常渠道,有人或許是“怕麻煩”,有人則是難過“審核關”。不得不說,“怕麻煩”很可能落入他人圈套,反而“自找麻煩”;如果個人資信“不過關”,“劍走偏鋒”不但解決不了資金問題,還可能“雪上加霜”。無論如何,有一點是肯定的,“天上不會掉餡餅”。“零門檻、免抵押、無手續費、低利息、秒到賬”,貸出方圖什么?事出反常必有妖,餡餅很可能是陷阱。增強防范與自我保護意識,錯不了。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保持對此類犯罪活動的嚴打高壓態勢,會同有關部門強化監管整治,堅決鏟除為電信網絡詐騙提供各類非法服務的犯罪團伙——公安部言之鑿鑿。這是對社會做出的莊嚴承諾,也是捍衛正義的職責所在。
依法管理網絡,凈化網絡空間,維護網絡安全,是廣大網民的福祉,也是構建網絡強國的保障。
編輯:秦云
關鍵詞:網絡 非法 詐騙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