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陳寶瑞:確保讓每一滴南水進管網時都是放心水
從2012年成立時,項目部只有管理團隊幾個人,到現在整個水廠有上百人的職工隊伍,郭公莊水廠副廠長陳寶瑞頗為感慨:團隊技術能力的成長,積累了一些經驗;水廠建章建制,管理體系建設的完善;以及每名職工“讓老百姓吃上放心水”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沒有辜負自來水人“視水質為生命”的初心。
陳寶瑞 郭公莊水廠副廠長
2012年4月30日,南水北調配套郭公莊水廠開工建設。2014年5月30日開始調蓄運行。2014年9月30日具備通水條件,當年12月27日正式通水,至此北京市區供水能力從原來的332萬立方米/日增加到372萬立方米/日,正式運行5年來總體供水量達7.2億立方米,平均每天供水40萬立方米左右,水質不僅符合國家標準,而且遠遠優于國家106項飲用水標準,為300萬人口提供了飲用水保證。
“國家飲用水標準是1.0NTU(數值約小,水質越好),我們自來水集團的企業標準是0.3NTU,郭公莊水廠則保持在0.2NTU以下,絕大多數情況下保持在0.1NTU左右。”陳寶瑞說。
這樣的高標準是怎樣保證的?1000多公里的明渠送水,新建大型水廠的投入運行,初期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陳寶瑞說:“最初兩年非常平衡,但是到了2017年5月初,確實發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
2017年5月初,工作人員發現,在工藝、水量、加藥穩定的情況下,濾池出水的恒水位控制發生了變化。通常情況下,閥門保持20%至30%的穩定開度,但當時,開度超過了30%,這說明有堵塞。緊接著,自來水標準由一直保持的0.1NTU,出現了上升趨勢,甚至一度達到了0.15NTU。這引起了大家的警覺。“最好的時候,還達到過0.1NTU以下,0.15這個數字,對我們來說太高了。”陳寶瑞說。
陳寶瑞立即到現場查看,工作人員取水樣、檢測。經過反復檢查,發現是原水水棉藻的出現導致了濾池閥門情況的變化。水棉藻是一種生長在水中的藻類,呈長絲纖維狀,它的絲比棉麻還要細。對于三季氣候干燥的北京來說,5月初就出現藻類,還是第一次發生。通常只有到了七八月氣候十分潮濕悶熱時,北京的水源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1000公里長的明渠,經過兩年使用,大量長棉藻從南方隨著水流流入了水廠。“這種情況我們發現后基本上是在預處理環節殺滅,因為一旦進入濾池,濾床堵塞,輕者影響水質,重者可能需要停水。”
陳寶瑞當即決定采取預氧化,加大次氯酸納的投放量。同時開度加大,濾程縮短,由原來48小時一反沖,縮短至36小時一反沖,把上面的東西去除。采取這兩種手段后,濾池經過五六小時觀察,但開度還在增加。
“當時大伙兒也有些茫然,還有一種手段,就是投加臭氧,但是一般四五月沒有這個先例,都是六七月出現高藻時才投加。但是,后來濾程從36小時縮短到24小時,又經過六七個小時觀察,還是不行。積加池、沉淀池狀態不好。我們現在知道這是長絲藻搗亂,但當時并不知道呀。”陳寶瑞回憶說。
大家十分焦急,濾池上升、濁度上升、產量降低,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很可能減產或停產。陳寶瑞經過反復思考,決定試驗性的在一邊積加池加入預臭氧。經過觀察,發現明顯濾池降低、濁度降低。這下心里踏實了。同一方法在第二個系列也加上。過了一天多,水質明顯好轉。整個過程加起來就一兩天,2天,池子恢復原來狀態。
“有高溫高保,有低溫低保,都快速采取了有效措施。我們還總結出了濃縮、進泥、擠壓、脫板、反沖洗、配藥+混凝試驗的6+1工作法。新廠新人,適應水廠水質,每一個環節不把控好都不行。”陳寶瑞說,“我們水廠確實遇到過很多困難和挫折。大家在實際過程中,不僅摸索出一系列應對突發現象的方法,也總結出了很多有效處置的方法。實際上,經過不斷摸索、總結,在管理體系和建設上,運行制度、安全制度,體系都走向了成熟。原來教大家怎么干,現在大家都有思想準備,知道怎么干更好。知道怎么把放心水供到管網里。”(勞動午報記者 邊磊)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陳寶瑞 水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