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張振勝:“小切口”追溯宋史
作者:張振勝
電視劇《清平樂》掀起了一股宋史熱。祁新龍所著《宣和四年:大宋王朝1122的中國格局》(團結出版社2020年2月出版)無意中湊了個熱鬧。
作者以獨特的視角,用散文化的語言,以宣和四年為原點,追根溯源,向四周輻射,為讀者娓娓講述宣和四年前后發生在中國版圖上的各種故事。
北宋是中國封建時代經濟、文化較為發達和繁榮的時期,對后世產生了很大影響。而發生于1127年的靖康之變導致北宋滅亡。靖康之變的前幾年發生了什么,使得北宋迅速衰落,作者在書中進行了詳細解讀。
1122年——北宋宣和四年、遼保大二年、金天輔六年。當時,遼國的皇帝是天祚帝耶律延禧,一個驕奢淫逸的帝王;長白山雪域是金國領土,皇帝是完顏阿骨打,一個改變歷史的英雄;在遼國版圖之中,還有個正在崛起的民族——蒙古族,首領是合不勒,一個建立蒙兀王國的草原巴特爾;在宋朝,皇帝是宋徽宗趙佶,一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才子,喜歡奇珍異石,偶爾也落筆,揮灑自如,瘦金體無人比及。翻閱各種史書,1122年在歷史上是個普通的年份,很難從中找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卻有著太多影響歷史進程的因素。《宣和四年》從1122年入手,從宋史中撕開一個小口,上下追溯,關注那些看似并不相干卻內在相互影響的歷史事件,找出史書中簡單描述后面隱藏的故事,從外交、經濟、軍事等多維度展開敘述,探尋北宋沒落、金國崛起的原因。
《宋史》評價宋徽宗:“自古人君玩物而喪志,縱欲而敗度,鮮不亡者,徽宗甚焉。”宋徽宗如何走到這一地步,卻很少有史書記載。《宣和四年》努力還原宋徽宗的“敗家”過程,把人物的命運與選擇放置于時代客觀背景下予以考察,獨特地呈現出特定歷史時期的人性。
剛剛接過大宋江山的徽宗趙佶,還是希望干一番事業的,他即位后次年,將年號改為“建中靖國”,意為使國家安定、繁榮富強,表明他治國理政的目標。朋黨之爭、文官制度的弊端及宋徽宗本人的局限性使得北宋一步步走向深淵。為了緩解新舊黨派的斗爭,宋徽宗改用新黨,這種在新舊黨派之間的調和之力不但沒有發揮作用,反而使得朋黨之爭更為激烈,最終超出了宋徽宗的控制。《宣和四年》寫宋徽宗如何受文官掣肘:“有太祖皇帝那一紙遺訓,即使這幫文人如何放肆,都不能殺他們。”“關鍵是,這些人總拿古人來教訓自己,古人有什么了不起,可你剛要說你的不同改革策略,他們就一起站起來反對。”宋徽宗索性放任自流,重拾舊好,收集奇珍異石、古玩字畫,臨摹一下《蘭亭集序》。
《宣和四年》融入了作者對歷史、對人性的大量思考,用現代的視角去觀望歷史,讓讀者不僅加深了對歷史的了解,更產生了對當下生活的思考。從這個方面說,該書超越了歷史局限,有了新的生命力。(張振勝)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宋徽宗 宋史 張振勝 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