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生態中國>要聞 要聞
從劉禹錫陋室銘看古今生態觀和耕育田園生活
談到唐朝時期的大臣、文學家、哲學家、“詩豪”劉禹錫,大家都知道的是他的佳作《陋室銘》,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做過連州刺史,和他的古代的自然生態觀、康養觀以及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在廣東省連州劉禹錫紀念館里,可以看到劉禹錫的政績和他的生態自然觀的形成。在對自然界的認識方面,劉禹錫認為整個自然界充滿了有形的物質實體,天地之內不存在無形的東西,這是他對中國古代生態自然觀的重大發展。
劉禹錫的《陋室銘》全文短短八十一字,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銘文。表現了作者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其實陋室銘隱含的生態哲理與自然觀更具魅力。包含著劉禹錫的生態觀和耕育田園、康養理念。
1、 從陋室銘看古代的生態觀
《陋室銘》原文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詩人劉禹錫的作品集中寄托詩人對寧靜的田園生活無限憧憬。
文章層次明晰,先以山水起興,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是用綠水青山引入;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是寫生態、寫自然環境。形容苔蘚爬上臺階染出一片碧綠,草色映入竹簾映得漫屋青色。而后接著從室外景、室內人、室中事方面著筆,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是琴棋書畫,談古論今。接下來形容陋室沒有繁雜的噪音攪擾聽覺,沒有事務勞累身心。陋室似草廬,可以養神、養心。1000多年前的《陋室銘》不足百字,篇幅極短,格局甚大。包含有綠水青山、有鄉愁、有生態,有康養、更有耕育田園牧歌式生活。上下古今,渾然一體,包含著無限的情興和深長的韻味,值得今人借鑒。
其中 “山不在高” 與“水不在深”都寫是自然生態、 “有仙則名”與“有龍則靈”則是描述人文生態,這四句是膾炙人口的名言佳句。寫出“苔”、“草”的神態,洋溢一片盎然春意。而一“綠”一“青”,色彩鮮明,更映襯出適宜的耕育田園生活。
在關于宇宙萬物的生成和發展方面,劉禹錫認為萬物的生長、發展是一種自然過程,動植物和人類是天地之氣交互作用產生的。指出天地萬物各有其不同的職能和作用。自然界的職能在于生長繁殖萬物,萬物在生殺、壯健、衰老的自然發展過程中,遵循強勝弱敗的競爭規律;人的職能在于利用自然規律和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質資料,進行各種生產活動,向自然界謀取人們生活的需用品。劉禹錫提出:“天之所能者,生萬物也;人之所能者,治萬物也。”,他認為天不能干預人類社會的活動,人也不能改變自然界的運動規律。
2、 劉禹錫生平及《陋室銘》創作背景
劉禹錫(772一842年),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中唐文學家。唐德宗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因參加王叔文集團的進步政治改革遭到失敗,被貶為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馬等官職,在外地二十多年。后入朝做主客郎中,晚年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他長于詩文,和柳宗元交誼很深,人稱“劉柳”;與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稱“劉白”。有《劉夢得文集》傳世。
貞元六年(790年)十九歲前后,劉禹錫游學洛陽、長安,在士林中獲得很高聲譽。貞元九年(793年),與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同年登博學鴻詞科。兩年后再登吏部取士科,元和十年三月(816年),劉禹錫被貶謫到連州(今廣東連州市)刺史。此后,劉禹錫在連州任職。元和十四年(819年),劉禹錫因母喪才得以離開連州。長慶元年(821年)冬,劉禹錫被任為夔州(今重慶奉節縣)刺史。長慶四年(824年)夏,調任和州(今安徽和縣)刺史。寶歷二年(826年),劉禹錫奉調回洛陽,任職于東都尚書省。從初次被貶到此時,前后共歷二十三年。會昌二年(842年),劉禹錫病卒于洛陽,享年七十一歲,追贈為戶部尚書,葬在河南滎陽。
劉禹錫因參加過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劉禹錫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陋室銘》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歷陽典錄》:“陋室,在州治內,唐和州刺史劉禹錫建,有銘,柳公權書碑。”
3、 劉禹錫的《陋室銘》是古代傳統文化的結晶
耕育文化脫胎于五千年農耕史,綿延于現代文明與未來文明之中,貫徹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文化脈絡,實現傳統現代未來一脈相承的自然進化成就。耕育文化即包含中國勞動人民幾千年生產生活智慧的結晶,它體現和反映了傳統農業的思想理念、生產技術、耕作制度以及中華文明的內涵。也包括生態保育理念、人與自然和諧理念,不僅在維系生物多樣性、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保障食品安全、促進資源持續利用、傳承民族文化、保護獨特景觀、推動鄉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價值,而且對保持和傳承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傳統特色,豐富文化生活與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基礎作用。
以耕牧漁樵為代表的農耕文明是千百年來中華各民族生產生活的實踐總結,是華夏兒女以不同形式延續下來的精華濃縮并傳承至今的一種文化形態。中國數千年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歷史,創造了發達持久和長盛不衰的傳統文化。同時,燦爛輝煌的漢文化又豐富了農業的內涵。
耕育文化是人類認識自然、適應自然、利用自然的歷史見證。具有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文化兩種要素,體現出地域性、民族性、復雜性和多樣性。耕育文化產生于鄉土田園,深深植根于鄉村生活的土壤之中。中國的耕育文化、傳統文化具有很強的傳承性和延續性。
4、 劉禹錫曾經任職的連州仍然傳承著耕育田園生態生活模式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許多優良傳統和理念不能衰落和消失。對傳統耕育文化的保護,不僅要求保護好農村的鄉野氣息,還要保護、傳承和利用好鄉村質樸的耕育文化,提高鄉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滿足人們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
耕育田園具有調節生態、自然風光、觀光休閑和文化傳承的多功能特點。如何在現代社會,把生態農業、現代農業中和傳統農業融合成耕育農業,使數千年傳承下來的農耕文明得以延續和發揚光大,促進循環農業發展,融入民俗傳統和地方特色文化,保護促進鄉村文化事業發展。
5、 耕育田園生態模式促進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利用
傳承耕育文化,拓展耕育農業的田園旅游功能。中國傳統中醫農業理念蘊含著資源保護與循環利用、生物間相生相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樸素生態觀和價值觀,傳統農業積累的生產技藝和管理知識在現代農業發展中依然具有應用價值。適度發展耕育田園旅游是進行耕育文化保護的有效途徑,對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耕育田園是農耕文化與田園風光和鄉村旅游的融合提升。田園養育了我們,田園是我們中國人靈魂的棲息地之一,回望傳統的田園,回味傳統的生活;回望自己的民族,回味傳統的文化;能舒展人們心里的緊張和陰郁。
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也是知識之源,耕育田園生活會提醒我們要尊重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我們應該重視耕育文化的保護和提升,重視耕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為人類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保護文化的源頭和母本。通過從事耕育田園農事活動,可以了解當地特色和民俗、風土人情,感受和體驗鄉村生活的樂趣,享受耕育文化精神陶冶。(作者孫建系聯合國工發組織全球科技創新專家委員會執行主席)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