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會議 會議
李欣:文化軟實力提升東城吸引力
發言人李欣系北京市東城區政協文化體育界別委員,北京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心專欄部《這里是北京》欄目制片人
各位領導、各位委員:
我是北京廣播電視臺《這里是北京》欄目制片人、總導演,一個從業近30年的老電視人、媒體人。這三十年間,我關注最多的是北京歷史文化。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文化軟實力,提升東城吸引力》。
蔡奇書記在東城視察的時候,對東城區提出了“崇文爭先”的發展理念。東城軟實力的提升,恰恰就在文化。
兩年來,我們與區委宣傳部合作,完成了《40年,我和我的東城》和《70年,古都新韻》兩部專題片,用500分鐘的時間,來挖掘、解讀、呈現東城歷史文化。我做電視近30年,自認一直在拍攝北京的歷史文化,對東城算是比較了解的。但是在這兩部系列專題片的拍攝過程中,我發現,每一次深度采訪都會有驚喜,每一次審片我都會驚訝的感慨,東城居然還有這么好的內容,這么大的變化。我的感受是,東城有太深厚的文化歷史,太多的文化資源、太豐富的人文故事,它們都在等待著被挖掘、被呈現、被傳播,建議東城區應該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載體傳播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并關注。
講一個拍崇雍大街的感受。2018、2019我們兩年的片子都拍攝了,但是感受完全不同。第一年是靠北的一段,封堵為主,曾經混亂的攤位,變成了一面軟心墻。而到了2019年,百姓參與到街區改造的設計當中,雜亂的過度商業化正在被修正淡化,而傳統文化的氛圍正在一步步回歸,我看到了思想的轉變、方式的轉化、文化的塑造。這說明文化的挖掘需要長期堅持、逐步完善、注重文化的塑造。
前些日子,參加了文旅局主辦的19小時尋找北京,感受了一下年輕人的渠道和方式,很多人對傳統文化不了解,但是當他們深入到北京的文化中,比如親手制作都一處的燒麥,體驗景泰藍的制作,體驗77文創園的戲劇,他們都被這些文化震撼了,轉而他們會用自己的語言體系,自己的發聲方式,做這些文化的傳播者,這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現在是融媒體時代,傳播是扁平的,網絡是優先的,看似是全方位的,但實際上通過大數據的受眾細分已經形成,根據不同受眾群體制作不同的文化產品已成為剛需。要深入研究了解目前各種媒體渠道和載體特征,找準時機、下大力氣、創新模式,從而形成合力。
還有一種方式更為潛移默化,我曾經想寫個提案,后來一打聽,需要牽扯到多個部門參與,我就暫時放下了。今天算我正式提一個建議:在每條胡同、每個歷史院落、每個古跡的門前,增加一個二維碼,掃進去之后是一短視頻,或者一條圖文,甚至是一段語音,包括可以鏈接這條胡同的歷史脈絡、名人軼事、規劃、建筑情況、人口發展信息、旅游服務信息等。再也用不著“黑三輪”講野史趣聞,讓文化真正做到潛移默化,無處不在。這就需要政府所有部門共同參與。比如:文旅局、規劃建設部門、城管委、統計局、檔案局、商務委、科信局、各個街道辦事處等共同參與。文化傳播是政府各部門責無旁貸之事,不僅是文化宣傳部門的事。還可以采用政府采購的方式,委托專業機構、文化公司、信息化公司承擔具體工作。
我們非常有必要探索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文化挖掘,促進文化傳播,普惠文化受眾。使人們能夠感受東城,愛上東城,吸收歷史文化的精華。這樣有魅力的東城何愁企業不來,何愁人才不至,何愁稅收增長乏力,又何愁減量發展缺乏動能!!!一個軟實力超強的東城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發展機遇,更加美好的燦爛明天!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文化 東城 方式 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