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五問金市
新華社上海12月22日電 題:五問金市
新華社記者陳云富、程思琪
貿易局勢面臨不確定性、多國央行回歸寬松貨幣政策、地緣政治風險不時顯現……2019年,一系列利多的因素不斷激發市場,推動黃金市場上演了多年不遇的凌厲漲勢。
展望2020年,新高之后會否還有新高?黃金市場會發生哪些變化?應該如何在市場“掘金”?投資者對此高度關注。
2019年黃金表現幾何?
2019年,黃金市場一舉打破僵局。此前,國際金價已連續兩年展開震蕩盤整,而一進入2019年,金價就迎來一輪沖高回落,但隨著美聯儲降息,以及隨后不少央行先后加入寬松貨幣“陣營”,金價再次沖擊6年來的新高。
統計顯示,國際金價今年以來已累計上漲超過15%,創下了2011年來的最大年度漲幅。而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價格漲幅更大,其中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的黃金期貨價格年內累計漲幅達16.5%,是三年來最大的年度漲幅。
“實際上,相比其他的投資品,黃金的表現也毫不遜色。”期貨分析師王超表示,和其他大宗商品相比,黃金也位居2019年漲幅最大的十大商品前列,主要大宗商品中略低于原油市場同期約26%的漲幅,而和股票投資相比,金市的表現也僅小幅低于上證指數同期約20%的漲幅。
央行為何一直“買買買”?
哪些因素帶動了2019年黃金價格的上漲?“在主要的需求領域,央行依然是最受關注的購買者。”王超說,雖然價格有所上漲,但各國央行一直在任性地“買買買”。
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到10月份,新興市場央行增持黃金儲備的態勢仍在持續,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已達3.45萬噸。僅在過去一年中,全球央行累計增持的黃金超過620噸,顯示出央行對黃金這一資產的強勁購買力。
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王立新表示,央行增持黃金主要目的是分散風險,并追求安全性、流動性和回報性。由于市場面臨不確定性,加上全球央行外匯儲備資產在不斷上升,央行對儲備資產也存在從單一貨幣轉向多貨幣系統的需求,提升黃金在儲備資產中的比重無疑是一大選項。
“中國大媽”緣何不再購金?
不同于央行,面對價格的不斷上漲,“中國大媽”則更多選擇了觀望。中國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黃金的消費同比下降了近10%,降幅最大的金條和金幣降幅分別達到27%和40%。
“在目前被公認的需求旺季,黃金的消費依然沒有太大起色。”中國黃金一家旗艦店售貨員告訴記者,由于價格不低,不少消費者都選擇繼續觀望。
在業內專家看來,國內市場黃金消費的高峰或正在過去。“新一代的消費者消費觀念和投資理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90后”金融從業者楊濤告訴記者,在金飾選擇上,父母輩消費者非常在意純度和克數,而身邊的同學、朋友更注重款式,對純金的飾品并不“感冒”。
在投資領域亦如是。“老一輩的投資者說買黃金一般是把金條‘搬’回家。”楊濤表示,而身邊消費者的選擇更多,也更在意方便性,比如通過手機App類似于買理財產品,投資黃金ETF或掛鉤金價的相關產品,也能達到投資的目的。
金陽礦業首席分析師蔣舒也指出,在黃金首飾的消費上,國內市場事實上已經走過“饑渴期”,價格敏感型的理性消費者,大跌才會大買。
2020年黃金漲勢能否持續?
進入年底,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局勢有所緩和,加上美聯儲對降息按下“暫停鍵”,國際金價一度也有所回落。投資者擔心,金價的大幅上漲是否會告一段落?
山東黃金首席分析師姬明指出,2019年推動金價上漲的因素歸結起來仍是避險,而進入2020年,這一因素很可能減弱,經濟的緩慢復蘇,無疑會限制金價的上漲空間。
“如果經濟增長未出現衰退,大概率金價會走弱。”蔣舒也認為,隨著經貿摩擦的緊張局勢有所緩和,經濟增長有所修復,避險需求減弱無疑會限制未來黃金市場的表現。
“但從貨幣環境來看,全球大多數央行的寬松貨幣政策預期還沒根本性改變。”華泰長城期貨研究員師橙則表示,貴金屬價格中長期仍具有較有力的支撐,到2020年,貿易爭端以及美國大選等不確定因素還會對市場帶來一定的“干擾”。
投資者該如何“掘金”?
2019年是“2010年代”的最后一年。據統計,在過去10年,國際金價累計上漲了約35%,臨近新一個10年的開端,投資者應該如何看待這一資產?
“自從1971年美國宣布結束金本位以來,每個10年的市場表現差異不小,但從長期來看,投資黃金的收益不低。”楊濤說,有機構統計,剔除通脹的因素,金價近50年來的年均漲幅約6%,投資者進入金市仍應首先區分投資和消費,并選擇好合適的渠道。
在專家看來,對于黃金,投資者仍應更多將其視為長期資產配置組合的一個品種。“黃金的主要作用是和其他資產的相關性低,即其他資產無論漲跌,黃金的表現都相對更穩定。”蔣舒表示,實際上,一些海外的家族投資基金,常常每年將一定比例的資產固定投資于黃金,這一策略或許值得投資者借鑒。
編輯:秦云
關鍵詞:黃金 央行 金價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