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河北南和發現明代崇禎年間墓志銘 反映清軍攻明戰爭歷史
記者從河北省南和縣委宣傳部獲悉,文保人員日前在該縣東三召鄉東三召村發現一盒明代太仆寺卿白象先夫婦合葬墓志銘,該墓志銘刻于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距今已有380年的歷史。
該盒墓志銘上下兩塊均為正方形,長寬均為80厘米,厚18厘米,青石質地。銘文共1445個字,字體為楷體,詳細記載了白氏家族于明初自山西榆次縣遷居南和以來,家族傳承發展情況和墓主人白象先在萬歷、泰昌、天啟、崇禎四朝初授鴻臚寺序班,入侍經筵,后歷官光祿寺典簿、戶部山西司員外郎、太仆寺少卿、太仆寺卿。同時還詳細記載了白象先父親去世后,丁憂后歸隱家鄉,在家鄉積極抵抗清軍而遇害的事實。
專家介紹,明崇禎十一年冬天,皇太極命多爾袞率領清軍越過長城,大舉深入,沿太行山和運河向南進攻,連下四十余城。此時,丁憂在家的白象先任南和提調,他率領全城軍民死守南和,縣城被攻破之后,白象先大義凜然,寧死不屈,與夫人張氏罵賊而死,全家投井、上吊者數十口遇難。
邢臺市文史專家蘭劍輝介紹,這盒墓志銘保存完整,銘文脈絡清晰,詳細記載了墓主人白象先的生平、宦海沉浮,以及明末清軍攻明戰爭的歷史事實。該墓志銘的發現,對研究明初遷民歷史,明末政治、軍事、文化現狀等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編輯:楊嵐
關鍵詞:墓志銘 南和 崇禎 清軍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