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把非貧困村的貧困戶脫貧放在心上
“扶貧襪子廠,大伙工作忙,摘掉‘窮’帽子,同心奔小康,老少爺們齊上陣,村容村貌換新裝……”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鐵佛鎮茂鋪村,這首脫貧之歌在鄉親們中唱得響亮。
淮北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無成建制的貧困縣,但為數不少的貧困戶散落分布在非貧困村。據統計,全市非貧困村的貧困戶和貧困人數分別占總貧困戶和貧困人數的84.06%和84.24%。由于專項扶貧政策難以覆蓋,這部分貧困戶所享受的扶持政策較少,影響了如期脫貧總體目標的實現。
這,成為政協委員的一塊“心病”。
“部分幫扶力量不匹配,有些投入力度不均衡,個別扶貧方式欠實效,精神貧困現象逐步顯現……”在2019年初召開的市政協十屆二次會議上,任婷委員代表民建淮北市委會作的題為《關于非貧困村貧困戶脫貧幫扶的建議》發言,獲市委書記黃曉武、市長戴啟遠批示,被市政協轉化為第245號大會提案,并遴選為重點提案由市委書記黃曉武領辦。
8月8日,黃曉武深入茂鋪村,實地走訪貧困戶和扶貧車間,對市政協重點提案進行現場督辦,就存在問題,逐一分析情況,研究解決辦法,推進工作落實。在現場,書記、委員與群眾當面協商辦案,當即解決問題。
為辦實辦好這一重點提案,市扶貧開發局圍繞提案內容,強化了對非貧困村的人、財、物的幫扶力度和政策支持。濉溪縣安排財政資金為183個非貧困村選拔聘用了專職扶貧干部,著力解決“幫扶力量不匹配”問題。
相山區對貧困群眾因戶施法、因人施策,開展了產業、就業、教育、醫療、住房、金融、社保兜底等全方位幫扶,激發脫貧內生動力。“現在扶貧政策這么好,我要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曾是貧困戶的吳梅英,獲得了區里的扶貧輔助性就業崗位,做起了保潔員。說起自己的新工作,她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我一定好好創業,用這臺縫紉機讓日子紅火起來,盡早摘掉貧困戶的帽子……”杜集區朔里鎮官莊村貧困戶徐飛,領到鎮政府為他購置的縫紉機后心情激動。杜集和烈山等地注重強化扶貧產業項目,制定落實了幫扶機關“單位包村、干部包戶”和縣級領導干部結對幫扶制度,并加大貧困群眾技能培訓力度,從項目、技術、信息等方面向貧困戶傳授“致富經”。
此外,濉溪縣鐵佛鎮找準就業扶貧和精準扶貧的著力點,全力推進就業扶貧車間建設,讓貧困戶有事做,有錢賺,有技能學,真正帶動貧困戶“早就業,想就業,能就業”。
茂鋪村就業扶貧車間的廠長張蘭介紹,自己以前在外地創業,積累了人脈和資源后準備回家開廠,村里得知后,主動幫她協調流轉土地,申請有利政策。張蘭讓貧困戶優先選擇勞動崗位,廠里現有工人近百人,其中有不少是貧困戶。
“決不能讓‘非貧困村’成為扶貧‘死角’。”市政協8個專委會將精準脫貧工作列為重點協商、民主監督的重要課題,組織開展調研、視察活動,聽取民意、提出合理化建議。依托“界別主題活動月”,市政協開展具有界別特色的“送文化、送醫療、送科技、送法律”等主題實踐活動,引導貧困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市政協通過民主評議、現場問政、督導檢查等方式,圍繞教育、醫療、養老、城鄉居民收入等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向黨委、政府反映群眾合理訴求,助推脫貧攻堅取得豐碩成果。
“脫貧攻堅是一種牽掛和使命,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在脫貧攻堅的路上,淮北政協人用行動詮釋了政協就在群眾身邊。”市政協主席諶偉如是說。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貧困戶 貧困 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