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潘天壽畫下《初晴》時在想什么?
生于1897 年,逝于1971 年,潘天壽74 年的人生經歷晚清、民國和新中國三個歷史階段,在社會動蕩、政權更迭、戰爭頻發、文化沖突中承受著劇烈沖突。這樣的教育背景、知識結構、人生道路,決定了他作為一位藝術家的復雜性及作品所關涉的精神深度。
潘天壽(1897-1971年)
但是,潘天壽是一位活生生真實的人,而不是一個被樹立的典型,從他一生的諸多片段中可以真切感受他的溫度。
尤其是在中國畫存亡之際,潘天壽所進行的一系列改革。
但是在那段令藝術家們難以自處的年代,潘天壽甚至嘗試著作了幾幅讓自己都半信半疑的風俗畫。
潘天壽 《踴躍爭繳農業稅圖》 37.2×47.9cm 1950年
中國美術館藏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后,對于藝術創作的調整和把控是簡單直接粗暴的,他們認為傳統中國繪畫沒有辦法滿足革命的中國變得毫無用處,是“不科學的、無用的”,因為他們是封建文化的遺留物、是舊文人階層的身份象征。
這股“中國畫無用”之風迅速到了潘天壽這里。
他們不得不接受新的藝術指令,他們被告知應忘記山水、竹石、花鳥,而去畫人物。可以想見的是,黃賓虹在當時被要求去講授人物畫歷史時的心境,而潘天壽在那段時期更是在教學中受到冷落,僅僅有少量的課時。甚至在教學人員名單中,潘天壽被劃去名字,一度失去授課權。
1959年潘天壽院長在大會上講話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50年代晚期,一些關于關于中國畫的優點和缺點的激烈爭論開始出現,尤其是在美術院校和雜志上。也是到此時,1956年潘天壽等老先生才得以被正視,當年6月文化部發函督促學校改變對潘天壽等人的不公平對待。
1958年潘天壽在杭州接受蘇聯藝術科學院名譽院士稱號
1957年開始,潘天壽恢復了在學校的職務,并開始進行一系列的中國畫教學改革,為中國畫的獨立發展爭取名和實,并提出“兩大高峰”論:
東西兩大統系的繪畫,各有自己的最高成就。就如兩大高峰,對峙于歐亞兩大陸之間,使全世界‘仰之彌高’。這兩者之間,盡可互取所長,以為兩峰增加高度和闊度,這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絕不能隨隨便便的吸取······否則,非但不能增加兩峰的高度和闊度,反而可能減去自己的高闊,將兩峰拉平,失去了各自的獨特風格。
······中國繪畫應該有中國獨特的民族風格,中國繪畫如果畫得同西洋繪畫差不多,實無異于中國繪畫的自我取消。
此時,潘天壽也迎來其作為畫家創作生涯中的巔峰時刻。他結合鮮活的現實生活,以雄健勁拔,奇崛奔放的筆墨,積極樂觀、奮發向上的精神,磅礴闊大的氣勢,創作了一大批表現時代的作品,引領了現代中國畫“傳統出新”的創造之路。
曾經創造紀錄的《江天新霽》、《耕罷》、《鷹石圖》、《鷹石山花圖》、《無限風光》等都是出自這一時期。
編輯:楊嵐
關鍵詞:潘天壽 初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