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記錄美好生活 譜寫時代華章

2019年10月14日 10:58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記錄美好生活 譜寫時代華章(逐夢70年·熒屏中的70年)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行,是中國電視不變的情懷。放眼未來,中國電視正行進在守正創新的道路上,用新的影像故事為人民立言、為時代立傳!

文藝反映時代,熒屏映照生活。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電視事業從無到有、開拓創新、砥礪前進,內容日益豐富、類型更加多元,始終堅持貼近社會現實和人民的思想情感,聚焦當代社會的精神風貌。新中國電視的發展,是電視書寫新中國故事的生動探索,也是展現美好生活、記錄時代變遷、傳承家國情懷的有益實踐。

把握時代脈搏,傳遞向上的精神力量

受限于技術條件,誕生之初的中國電視曾經歷過一段節目直播時期。1958年5月1日,北京電視臺直播了《工業先進生產者和農業合作社主任慶祝“五一”座談會》,安排了詩朗誦、舞蹈等節目,體現出電視工作者在視覺表達、主題傳遞方面的自覺追求——為每位勞動者喝彩,從一開始就成為創作共識與奮斗目標。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電視工作者將創作視野聚焦于火熱生活與人民投身新中國建設的滿腔熱忱,成為反映現實、譜寫新中國時代風云的重要載體。

新中國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使用單本劇形式,表現勞動光榮的主題,反映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電視劇《黨救活了他》,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上海廣慈醫院全力救護為保護國家財產而燒傷的煉鋼工人邱財康的故事;電視劇《新的一代》,反映北京青年參加首都“十大建筑”設計中的生活和勞動情況,以及他們為新中國爭做貢獻的先進事跡……

繼北京電視臺之后,上海、天津、廣州、武漢、西安等地電視臺先后建立。1958年至1966年,除自辦綜合性的文藝節目,電視臺播出的電視劇達一百余部。如,《戰斗在頂天嶺上》《桃園女兒嫁窩谷》等劇表現新中國成立后人們飽含熱情投入建設的場景,《幸福嶺相親記》《生活的贊歌》等劇描寫普通人的美好生活……這些作品中的人物凝聚著活潑的生命力與普通勞動者的美,蘊藏著積極昂揚、奮進向上的精神力量,反映出各行各業的人們信心百倍地投身新中國建設的生動情景,帶有濃郁的時代色彩。

堅持扎根現實,映照人民幸福生活

改革開放后,中國電視文藝的創作活力得到充分釋放。

電視劇、電視節目、紀錄片等各類電視作品,充分反映改革開放后時代變遷的步履,社會進步、藝術共情和思想激情在作品中得到有力呈現,電視創作呈現出更豐富的形態類型和表達方式;以《話說長江》《再說長江》為代表的紀錄片,既記錄下普通中國人真實感人的故事,也用鏡頭語言繪就起一幅“愛國主義畫卷”;于1978年1月正式開播的《新聞聯播》,記錄中國社會發展的點滴進程;《正大綜藝》《開心辭典》等節目及綜藝晚會、專題欄目類型日益多元,表現出改革開放后人們解放思想、激昂奮進的精神風采,反映追夢、向上、幸福的社會氛圍。

改革開放以來,電視劇創作積極表現時代生活、彰顯社會責任,涌現了大量現實題材電視劇。80年代,文藝評論家鐘惦棐認為,反映時代的作品要“悉心去挖掘億萬勞動者的美”。這一時期的電視劇作品扎根現實,著力用影像表現和探尋生活的本真,全方位地反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創作主題、內容和視角都呈現出突出特點。

改革開放這一偉大轉折后的社會發展,在各式各樣的題材創作中得到生動而深刻的展現。以現實主義為手法、以現實生活特別是農村建設為主題的內容,成為電視劇創作重要題材之一。80年代中后期開始推出的《籬笆·女人和狗》《轆轆·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網》,表現東北農村社會生活的變化;90年代以來的《華西村的故事》《情滿珠江》《鄉里故事》等劇,表現“三農”問題和農村變革進程,深度挖掘中國鄉村的歷史與現實,與時代發展形成緊密的互動關系。

記錄并展現社會變革和人民美好生活,反映人們心理、生活以及內在思想脈絡,成為熒屏新特點。80年代,《喬廠長上任記》《新星》等劇將鏡頭對準改革開放背景下的時代生活,以戲劇風格和本土敘事的表現方式,描寫參與到改革大業中人們的心路歷程,贊揚銳意進取、一心為民的改革者;90年代的電視劇,尤其是2000年后的作品,如《渴望》《編輯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紐約》等都市情感劇,《十六歲的花季》等校園青春劇,《希望的田野》等鄉村題材劇,對當代人精神世界特別是廣大青年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理,進行了多維度再現和觀照。

這一時期,電視多角度、多側面反映典型人物與真實故事,塑造出大量生動可感的藝術形象。《蹉跎歲月》《今夜有暴風雪》等劇再現“知青”們的成長歷程,表現了追求真理的奮斗精神;《牽手》《空鏡子》《家有兒女》等都市情感劇,《金婚》《青衣》等家庭倫理劇,除了表現大時代中人們對生活、事業、愛情和生命的感悟,還融入都市奮斗、家庭倫理、青春愛情等類型元素,勾勒出個人奮斗與時代發展的密切關系。

講好中國故事,真情謳歌偉大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電視創作重心放在提高文藝作品質量上,創新更加突出,加快從“高原”向“高峰”邁進。

電視作品奮力書寫黨史、國史、軍史,書寫時代華章,體現了史詩敘事的藝術美。如:《毛澤東》《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海棠依舊》《換了人間》等大型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表現革命領袖和軍事將領的事跡,彰顯著理想信仰之光。

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開拓創新,探索敘事視角,講好中國故事,創作視野更加多元,于平常中見真情,于樸實中現力量,表現日新月異的時代發展。如:《溫州一家人》《老農民》《平凡的世界》《最美的青春》等作品講述平凡人的奮斗史,生動描繪了不斷求解生活與工作困境的拼搏精神;《正陽門下小女人》《雞毛飛上天》《奔騰歲月》《大江大河》《右玉和她的縣委書記們》等作品表現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時期個人奮斗的故事,向每一位追夢人致敬;《父母愛情》《小別離》《小歡喜》等作品,敘述大時代下的平凡事、真情感,深入聚焦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與真情實感……電視劇創作體現出溫暖、積極的創作理念與飽含正能量的主題導向。

近年來,電視劇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內容出口范圍逐步擴大、規模不斷增長,越來越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的原創內容走向世界。如《媳婦的美好時代》《父母愛情》《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等劇相繼走出國門,為國外觀眾呈現更加立體、全面的中國形象。

類型更多元、內容更優質的電視作品,以更豐富的形式記錄社會變遷,用光影華章傾情描繪和謳歌偉大時代。《朗讀者》《經典詠流傳》《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營造出“人生自有詩意”的社會文化氛圍,體現了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追求;節目《出彩中國人》對準不同行業的能手標兵,表現了讓所有追夢人都能綻放人生華彩的出彩中國;《航拍中國》《超級工程》等紀錄片為新時代留下民族影像志,通過航空攝影、水下攝影、動畫合成、逐格、移軸等多種視覺表達方式,以全新角度展現美麗中國、生態中國、文明中國,展現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中國……這些作品集中體現了新時代中國電視傳遞的正能量,彰顯了中國精神和時代風華。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行,是中國電視不變的情懷。放眼未來,中國電視正行進在守正創新的道路上,用新的影像故事為人民立言、為時代立傳!

(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新中國電視70年7個“第一”

第一座電視臺:北京電視臺

1958年5月1日,北京上空出現了中國電視節目信號,9月2日正式播出

1978年5月1日,“北京電視臺”正式更名為“中央電視臺”

第一臺國產電視機:

北京牌黑白電視機

1958年,由天津無線電廠試制,于3月17日實地接收信號試驗成功

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

1958年6月15日,北京電視臺在其演播室內直播

第一次電視實況轉播國慶慶典

1959年10月1日,北京電視臺進行了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慶典活動實況轉播

第一個具有明確欄目形式的電視

文藝節目:《外國文藝》

1979年1月,中央電視臺《外國文藝》開播

四大名著第一次在央視亮相

《西游記》:1986年

《紅樓夢》:1987年

《三國演義》:1994年

《水滸傳》:1998年

第一屆春晚:

1983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

李谷一是春晚正式登臺的第一位歌手

自此,“央視春晚”成為老百姓每年除夕夜的視聽盛宴


編輯:楊嵐

關鍵詞:時代 電視劇 創作 中國 新中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