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跨越喜馬拉雅的友誼!習主席今天首訪尼泊爾
“這是我第一次訪問尼泊爾,但尼泊爾對我來說并不陌生。”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尼泊爾媒體上發表的署名文章中寫道。
10月11日,尼泊爾3份報紙頭版刊登習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題為《將跨越喜馬拉雅的友誼推向新高度》。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 攝
12日,習近平將抵達加德滿都,對尼泊爾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他首次訪問這個友好鄰邦,也是中國國家主席時隔23年再訪這個“高山之國”。訪前恰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尼泊爾歡度本國最盛大節日“德賽節”,為這次訪問更添熱烈氣氛。
尼首都加德滿都主要道路上已掛起“熱烈歡迎我們尊貴的中國客人”“巍巍珠峰高聳,中尼友誼長存”等歡迎標語。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 攝
這位阿尼哥,不只是傳說
“不陌生”來自中尼山水相連、世代友好的緣分。
習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專門提到為中尼交往作出貢獻的多位歷史人物,他們的影響延續至今:古有中國高僧法顯、尼泊爾高僧佛馱跋陀羅互訪對方國家,玄奘到訪釋迦牟尼誕生地蘭毗尼;今有中國在蘭毗尼建設的中華寺成為兩國宗教文化交流的標志。尼泊爾尺尊公主聯姻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時的古道邊關,如今成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煥發生機的國際性公路口岸。元代來華的尼泊爾著名工藝家阿尼哥,更成為中尼友好的“代名詞”。
阿尼哥雕像坐落在他的故鄉帕坦市。設計者參考了北京妙應寺內的阿尼哥青銅雕像。新華社記者張文攝
在中國生活40多年間,阿尼哥主持修建了北京妙應寺白塔等宏偉建筑,是能工巧匠們也“莫不愧服”的大師。他在尼泊爾也家喻戶曉——這里有中國援建的阿尼哥公路,也有活躍的尼中友好組織阿尼哥協會,“阿尼哥”還是眾多尼泊爾機構、商標申請注冊的熱門名字。
讓加德滿都的風鈴,再響起來
“不陌生”來自兩國守望相助的兄弟之情。
2008年中國汶川地震后,尼泊爾政府和人民踴躍捐款捐物。2015年尼泊爾地震后,中國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傾力相助災后重建,是尼泊爾人心中的“真朋友”。
尼泊爾文物古跡在地震中受損嚴重,堪稱“寺廟之城”、擁有眾多名勝古跡的加德滿都首當其沖。新華社記者祁星攝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重要組成部分,加德滿都杜巴廣場九層神廟是中國政府援助尼泊爾災后重建重點項目之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文物修護專家、掌握傳統木雕工藝的尼泊爾木工、留存數字化檔案的浙江大學團隊,正攜手“復活”歷史。
檐下時不時傳來的悅耳風鈴聲,與尼泊爾工匠手下的“叮當”聲交織在一起,格外和諧。工匠薩庫滿面笑容地告訴記者,兩年多來,來自中國的文物修護團隊已給這里帶來巨大變化,他喜歡這些中國朋友。
擁有166年歷史的杜巴中學同樣在地震中受重創。在中方援建下,新教學樓已在原址上拔地而起。新華社記者孫浩攝
“感謝中國團隊夜以繼日辛苦工作,不僅將建筑外觀恢復原貌,還對內部進行現代化升級。”中國援建項目杜巴中學的校長赫姆·錢德拉·馬哈托說,中國是重要鄰邦,中尼人文交往需求不斷提升,校方還計劃開設中文興趣課。“我們衷心歡迎習主席來訪,祈盼中尼友誼天長地久。”
尼泊爾人這個目標,咱中國人特別懂!
“不陌生”來自夢想相通、命運相連。
尼泊爾總理奧利11日在接受新華社等中國媒體聯合采訪時說,習近平主席的歷史性訪問將把尼中兩國關系提升到新的高度。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尼泊爾文版由尼泊爾中國研究中心負責翻譯,在這里很受重視和歡迎。中心主席馬丹·雷格米告訴記者,“繁榮尼泊爾,幸福尼泊爾人”的愿景與中國正在追求的奮斗目標是相通的,他期待習主席來訪能推動兩國擴大經驗交流、深化互利合作。
喜馬拉雅山成為連接中尼兩國的牢固紐帶。尼方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雙方正在建設和升級包括公路、口岸、機場、電站等在內的基礎設施,一個跨越喜馬拉雅的聯通網絡初現雛形,不僅便利兩國,也將造福地區。新華社記者賴向東攝
“我們尼泊爾人對習主席的來訪期待已久,”尼泊爾知名學者尤巴拉杰 · 桑格魯拉說,“希望習主席這次來訪能開啟尼中關系新的歷史篇章”。
尤巴拉杰告訴記者,他拜讀過《習近平談治國理政》4遍,深感中國發展經驗和治國理政經驗對尼泊爾當今發展非常有借鑒意義。他向不少當地官員推薦了這本書,建議他們讀兩遍以上。他還在個人著作中高度評價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新華社記者毛鵬飛攝
距帕坦市阿尼哥雕像10多分鐘車程,試驗田中又一季雜交水稻快要收獲了。尼泊爾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農業是其經濟發展的基礎,但糧食產量難以滿足需求。袁隆平團隊的中國雜交水稻帶給當地人巨大驚喜。
“我們太喜歡中國水稻了,產量漲了,收入上去了。”當地農民日萬·什雷斯塔說。
尼泊爾農業研究理事會專家阿南德·高塔姆說,自己十多年來多次見過“毫無疑問的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如今中國技術也造福尼泊爾農民,期待兩國農業合作繼續拓展。
習主席對尼泊爾的歷史性訪問在即,中尼兩國明年又將迎來建交65周年,兩國友誼的新高度值得期待!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尼泊爾 中國 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