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陳履生:博物館與文化遺產的互動

2019年10月09日 15:10 | 作者:陳履生  | 來源:陳履生美術館
分享到: 

1Pj94gleSkcg2nXgM9dQzB8fcF4PQUcfi2pwgzv2.jpg

F9dhxJ36jCwpjTXTlxXQO61cZ1RyVMVxk9gNIX0h.jpg

txk92kxGViSLoVVBuX66mPU1ZEWOKg5avA0Mmyfg.jpg

佩特拉古城的中心

距約旦首都安曼南邊262公里的佩特拉古城,聞名遐邇。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它吸引了很多人慕名而來。佩特拉始建于公元前6世紀,在穆薩谷地之間,群山環抱,見證了中東地區古代文明的輝煌,也見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與創造。1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與中國萬里長城、巴西里約熱內盧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遺址、墨西哥奇琴伊查庫庫爾坎金字塔、意大利羅馬斗獸場、印度泰姬陵并稱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佩特拉的誘人之處在于歷史的迷離,文化的迷幻,景致的迷人。

世界上的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歷史的客觀存在,所在國都竭盡全力去保護它,宣傳它,利用它,而其中不管是保護,還是宣傳、利用,高下分明,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和文化狀態,也表現出了不同的能力和水平。而利用博物館去輔助文化遺產的保護、宣傳和利用,可以說是最恰當的方式。然而,并不是每處文化遺產都能夠做到,而目前來看絕大多數都沒有與之關聯的博物館。在已經去過的6大文化遺產奇跡中,只有佩特拉古城遺址邊上有博物館。因為在文化遺產的邊上建博物館是一個復雜的問題,牽涉到很多方面,其中遺產的保護是最重要的方面。當然,做得不好還不如不做。

在文化遺產周邊設置博物館好處在于,能夠將自然中的不可移動文物的歷史與沿革,以及遺存中的可移動文物,集中到博物館中,通過特有的方式展現歷史發展和文化創造,以及考古發現和研究的成果。參觀博物館是游覽文化遺存的重要補充。

佩特拉博物館的選址是值得稱道的。從停車場下車之后,通過一條不長的商鋪街,拾階而下,右側就可見一棟白色的建筑。建筑的特點是方正,其沿墻邊有讓人眼睛一亮的水池,這是另一方面的顯著特點。在約旦幾天,除了看到死海之外,就沒有看到自然中的水面。如此的特殊性不用任何的說明和介紹,大致就能判斷出這應該是一座博物館。不過它的外立面上沒有任何的文字,顯現出比較低調。

IMDDBhPY8w6jjEBiQNFztAlZExgrQ3kPx48MEuXG.jpg

0YHqqcXLYv1XZab1sgY0gy77gSycHm5iBE8RacVo.jpg

740bk0cR6h20Ls93AGgoXHa38UGZwDXI6rYMguhF.jpg

路的左邊草坪上有四條木質長凳,其設計非常的特別,靠路的一端用一條弧線自然的連接到地面上,而且換了一種材質,從木材到石頭之間的結合是那么的天衣無縫;而與地面的連接處也是非常的妥帖。這也讓人們看到了設計者在利用材質方面的獨特匠心。顯然,這已經超越了功用上的意義,它更像一件裝置藝術品,表現出了博物館與公眾之間的關系。如此的設計也給人以一種尊重的感覺,所以,看不到有人在此休憩,更看不到躺的、臥的那些有礙觀瞻。

bxHRXxhnMxqJRpSxkVppsWp7sZCsKaiNxVt3uoMu.jpg

sjw5YFHFyZJL5B0ydyV7dYRF8odHQOrFZDepH9J3.jpg

ljcHk49kgO6KoXIOCx26L77Gti3BqdmkmfLBvHZd.jpg

沿著這條路往前走,在下臺階之后往右一轉眼就看到了墻面上的英文和阿拉伯文的博物館標志。從表面上看博物館的門臉是非常的低調,主入口的門不是很大,看不到有人進出。門外的平臺與下方的地面相連的是殘障人士的通道。因為有較大的高差,這個通道曲里拐彎的連接著臺坡上下,它的一側是正常人行走的一個臺階。顯然,這個殘障人士通道的設計有點特別,因為落差而需要有一個不斷的回轉來調節坡度,以保障安全和行走。坡道的兩側是不銹鋼的扶手,感覺普通。

博物館的選址非常的特別,是游客必須經過的地方,而且在另一必經之地的游客中心的入口的一側。進入游客中心后,在其廣場上就能夠看到博物館非常雄健而且特別的屹立在那里,雖然它的體量不是很大,可是,卻超于周邊的其它。顯然,這一博物館對于初到佩特拉古城的人來說,只是路過此地;而到這里來的游客的目標是直奔游客中心。游客在這里完成了票務手續之后,就走向佩特拉古城,因此,一般的意義上來說人們是無暇顧及這博物館的存在;如果沒有特別的安排或特別的愛好,不管是散客還是團隊,在第一時間都不會走進這家博物館。

參觀佩特拉古城是在充滿期待中體驗非常辛苦的行走。全長有1.5公里左右,其中有近半的路程是暴曬,沒有任何遮擋。游客在這里既可以坐電動車,也可以乘馬車,但多數人選擇的是步行。不管是哪種方式,絕大多數人的回程都是走路。那么,除了參觀過程的走路之外,即使是回程那也要走1.5公里。人們在那峽谷中邊走邊看倒也不覺得疲憊,可是,走出峽谷到游客中心這一段路是完全在暴曬之中。當到達游客中心的檢票口,可以說人人都是精疲力竭。當精疲力竭的游客在走回自己所乘巴士的路途中,同樣會經過佩特拉博物館。這時候如果沒有特別的興趣,基本上不會有人走進這家博物館,這就是博物館位處這里的特別的尷尬。并不是因為它的不好,并不是因為其他方面的原因,而是因為從來到回的過程中,人們的體力消耗基本上到了極限,所以,每一位游客都在自己的可能性中來選擇是否走進博物館;博物館似乎也應該考慮觀眾的實際對于博物館的影響,除非它不需要觀眾。

krWdcZ1zDuz2CUdikbWUiLOmalgTbjnS7hjDCuSY.jpg

進入佩特拉古城的檢票口

盡管如此,佩特拉博物館的選址是值得稱道的。因為它在整個保護區之外,對于遺址的保護非常的重要,應該拒絕現代的人工建筑或者設施進入到遺址保護區的范圍之內,從而使之保持原汁原味。因此,選址在這里是最佳的方案,因為它是來往的路途中的必經之地,既在保護區的范圍之外,又是在游客中心路口的一側。可以說,在新建筑與保護文化遺產的關系上,佩特拉博物館是一個非常好的案例。從這一點上來論,它優于1951年在安曼城堡遺址中建立的考古博物館。問題是,佩特拉博物館如何與景區協調,讓游客在進入景區之前先行參觀博物館,提前認識歷史和發展,了解考古與發現,進而有益于進一步在景區中游覽文化遺存,做到有的放矢。這也應該成為游覽文化遺產前的基本功課,如果這方面的缺失,那此后在景區的面對將是一臉的茫然。這就是博物館與文化遺產在這一地點上的關系,如果有良好的互動,也是博物館功能發揮的一個重要方面。

EE0TLHdVpUFi752evGkFfXV3sR8Ss6PsrWiC1d0o.jpg

HHL3MRYxndVT22mts0VH5jcweXqj4qPYgmNQaWu9.jpg

HzwkqWze4zTE7TT1Hjt1a9wAvIi4lik127Q62pUx.jpg

ACZGWjFiydX1wKGdeQxVcT7PMVUMuQfhuKeXyrxq.jpg

博物館的大門非常低調,樸素無華,只是在白色墻面上不經意之間的一個設計。進門之后是博物館的大堂,既不闊大,也不高大,幾乎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只是有門和窗能夠溝通里外,表現出借景的趣味,這也是日本設計師常用的手法。讓人不能理解的是,進門之后的服務臺在左側一個非常偏僻的左側角落,而非右側入口的必經之地。因此,當人們要詢問相關問題的時候,如果要找到這服務臺可能也不是那么便利。這個設計違背了博物館的一般規律,就是服務臺設置在顯眼的必經之地。服務臺的設施也比較簡單,雖然擺放相關資料的架子還算寬敞,但除了有阿拉伯文、英文和日文的介紹手冊之外,其他都沒有,顯得空空蕩蕩。

zYaooh4Ldl0daHdGHZ8bXZ3qE34NjWUmv9BoPyaA.jpg

EWNl54J506yhfNITR4VxYNPVZjxmoX59F3Zcdhyv.jpg

mlDHi04YMmyaenh6dWjhBXWfxWSBCj7Ofi0wrMUO.jpg

ePBHsiyv3hFwDW64SUMMAm70pQs4Nwbn7qAummAm.jpg

博物館的展陳還是可圈可點,表現出了獨特的匠心。在內容設計上,把與約旦以及佩特拉古城相關的所有內容,從2000年前到20世紀的考古發現分為8個部分,對佩特拉古城的歷史沿革與發展做了一個很好的勾勒。在經過大堂之后,就是第一部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在一個弧形墻面上有一個年表。它讓人們一目了然這個古城的歷史和文化的沿革,簡明扼要,而且在弧形墻面上起到了裝飾的作用。

DqLMsQB4w0ZU9dbUuEqiNEP6esE5CMQYWF3Z5CCY.jpg

佩特拉博物館的圓形主展廳


EKFghBNOhDrwfUyLfqhvyFrgSjWnhxxHJuTOm201.jpg

ldllURGAKfH2PvoGT7c9bgHTjrftUY1qE5vV8P6I.jpg

AoS0ksogyoFXTAlFniMpBtjJW4DyBeUFoa8jILtk.jpg

在整個展覽陳列中,絕大多數的石刻都是裸露在展臺或展架上,沒有護欄,少有請勿觸摸的提示,讓人們感到了它們的存在與佩特拉古城的關系,就是像人們在景區所看到的那樣,可以非常親近的走進它,沒有任何的阻攔,沒有任何的防備,沒有任何的讓人感到不舒服的地方。這些藏品在這里受到的尊重也正是因為考古的成果,因為考古發現把它們從廢墟中請到了博物館內。在這里,人們看到了歷經2000多年的文明發展,見證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特殊地域中的文化創造。每一個部分中都有雙屏幕的電子顯示屏作為互動,讓人們了解到每一個部分與考古發現的關聯,與所展出文物的聯系,這些經過數字化的具體內容,彌補了博物館空間的不足。

18wYN6Q0XdsGVr0P9HSsmmgjhNtYBD7RMi9q53Ed.jpg


FqEprCtN9ICKdtTYfnF3roS6Nsbxi6I8PvvNq64c.jpg

佩特拉博物館出口的過廳

從外觀上看佩特拉博物館的規模較大,但實際上在8個部分的陳列中,除了圓形的主展廳之外,其他地方都比較局促,讓人們看到了空間的不足。或者也可以這么認為,是因為館藏文物數量的有限,可能沒有那么多的文物用于展陳。不知具體何因?客觀來說,不管是什么樣的博物館,其展陳大致可以說明這家博物館的規模。就佩特拉博物館的空間而論,如果它的規模再擴大一倍,或者在地下能有一層的展廳,那么,人們可能在這里駐留的時間更長,獲得的知識更多,或者更能夠通過博物館來認識佩特拉古城及其周邊的歷史文化與發展。顯然,博物館總是這樣為人們留下遺憾。

佩特拉博物館由日本人贊助,其設計也是日本設計師的手筆,因此,在風格上有點日本的味道。日本的設計師往往就是這樣,非常注重博物館周邊環境的設計,因此,在沙漠地帶的博物館的外面也沒有忘記設計水池,使這里能夠看到當地非常珍惜的水平面和倒影。沙漠地區水貴如金,幾乎看不到戶外水面的存在,所以,對于佩特拉博物館來說,這個水面的重要性正凸顯了博物館的重要性。可是,它犧牲了博物館的建筑空間,而這個空間對于博物館的專業來說是非常的重要。在建筑與水面的設計上,設計師用了一個很大的像屋檐一樣的懸空設計,水池嵌入其中。這樣的設計會影響到建筑的內部空間。而如果再有一層的話,那么,這樣的建筑空間所賦予的專業內容,會得到更加完整的呈現。

PwCdoupCd9uyjugI7HqJbPw78V83PXKBNS7w1lEQ.jpg

wiWr64dqtLqwgohViMBRUirPADCLhjVkc16yUclb.jpg

當從出口處出館之后,回看這個用作出口的門,實際上就是剛到這里走向游客中心所路過的那條路上的門。這個門口沒有任何博物館的標志,再加上它面向停車場的另一側的墻面上也沒有博物館的標志,所以,一般的游客路過這里并不知道這是一家博物館。如果這個墻面上有博物館的標志的話,對于初來這里并路過此地的游客,可能在看到博物館的標志后會進去看看。而這一個出口的門邊上明顯寫著只進不出。這樣的設計也是讓人們感到非常的奇怪,為什么博物館的正門以及博物館的入口沒有放在這個必經之地上,這也是需要探討的一個問題。回頭再看看那博物館的正門,實際上并不像正門,倒像一個側門。

hI0wSeTbaF2JbyqhhfGBP2uGhgFHyoaMYak8IItU.jpg

HZncNWGrslqhXSudzJO2zWP2hFlzvyYvYbSjQbKg.jpg

從出口回到停車場,必須再上臺階。而臺階的一側依然有石頭砌的一個殘疾人殘障人士通道,表現出了博物館所在地形上的特點。這個通道的設計與建筑渾然一體,而且有著很強的裝飾性,對于博物館的外觀增加了特別的裝飾。顯然,出于對殘障人士的體貼與愛護,對處于一個坡的中間位置上的博物館,這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而對于一家規模不是很大的博物館來說,一頭一尾有兩個如此規模的殘障人士的通道,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至少可以說是功能健全。

2019年10月7日于約旦首都安曼


編輯:楊嵐

關鍵詞:博物館 佩特 文化遺產 游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