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好嗨哦!清廷消夏神操作
好嗨哦!清廷消夏神操作
暢春園
避暑山莊
甜碗子是清宮消夏甜食之一
清代掐絲琺瑯冰箱
◎王盼盼
清朝發端于白山黑水之間,東北人剛剛南下,最怕什么呢,兩件事:一是關外人不曾染過的天花,另一件就是夏日難以排解的暑熱。經常有朋友問我,在暑假參觀故宮,怎么能不那么熱,但是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紫禁城非常不適于夏日居住,這里建筑格局狹促,人員密度極大,大環境上少風少水,小環境上植被也少,對于高溫沒有任何疏解能力。終清一代,王公貴戚們都在竭盡所能尋找方法度過北京的炎炎酷暑。
最直接的避暑方式,就是“惹不過,躲得過”,北京這么熱,我走不成嗎!
營建 避暑行宮修起來
康熙皇帝在剛剛平定三藩、收復臺灣之后,國家初步穩定下來,他就開始著手修建自己的避暑行宮,京內和京外各建一處,即西郊的暢春園與承德避暑山莊。
海淀地區,位于永定河的沖積扇上,地下的泉水匯集成一片片湖泊,“海淀”因此得名。“早在金章宗(1168-1208)建八大水院時,海淀地區便有了成體系的皇家園林。明朝中后期,海淀開始大面積的種植荷花和稻米,這片湖泊逐漸被分割為南北兩個小湖,分別叫“南海淀”和“北海淀”。而又有西山林木蔥茂,山麓多泉水,山形水勢得天獨厚,極宜辟造園林。
康熙二十三年(1684),皇帝選定了明代李偉所遺清華園為基址,“爰詔內司,少加規度,依高為皋,即卑成池”。暢春園于三年之后竣工,成為康熙皇帝夏日在京居住的主要場所。“盛夏郁蒸,炎景爍金之候”,天氣熱得四處冒火星,康熙皇帝就會放下手中政務,來到西郊避暑。
雍正之后,開始重點打造圓明園,乾隆把皇家園林建設推向巔峰。乾隆六下江南之后,就將種草的江南美景仿建于皇家園林之內,形成了“西湖十景”“獅子林”“如園”“鑒園”這些獨特景致。
另外,乾隆還疏浚甕山泊,建清漪園;并建靜宜園、靜明園,將西郊地區發展成山水呼應、風光旖旎的避喧聽政之所。即便到了清后期,列強入侵、國家衰敗之際,清代皇家仍不輟園林建設。慈禧太后將清漪園改建成了頤和園,并基本上將住所移到此地。
但是畢竟海淀也沒有空調,只能靠高緯度解決問題了。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起,避暑山莊正式下詔開工,但是早于此,皇帝已沿灤河修建了一些行宮。承德“金山發脈,暖溜分泉;云壑淳泓,石潭青靄。境廣草肥,無傷田廬之害;風清夏爽,宜人調養之功”。主要是車程也不算遠,一般清帝騎馬,兩三日便可達到。
康熙五十年,康熙帝題寫“避暑山莊”四字匾額掛于二宮門,并將重要景點以四字題名組成“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三十六景”還是以塞外樸質風格為主,皇帝走的還是農家樂風格。除正殿“澹泊精誠”及其后殿“煙波致爽”為官式建筑外,有大量的“山館”“別墅”景觀。
到了乾隆時期,對山莊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整,開始走奢華土豪風,不但著意修繕了湖區景觀,添建新的“三十六景”,還完善了外八廟,使避暑山莊還成為了會盟外藩蒙古、團結蒙藏地區的中心。據統計,康熙皇帝造訪熱河四十余次,乾隆、嘉慶二人更是幾乎每年都要到避暑山莊,到了秋狝完成后,估計是貼完秋膘,皇帝才會結束在熱河地區的行程,回到北京。
如果估算起來,清代入關后的十個皇帝中,只有順治、乾隆、道光、同治四人是在紫禁城中去世的,而后三者還是死于正月——也就是皇帝必須要回紫禁城舉行典禮之月。而在園林中去世的有康熙(暢春園)、雍正(圓明園)、光緒(瀛臺)三人;在避暑山莊去世的有嘉慶、咸豐二人。可見清代的皇帝,更愿意將離宮別苑當成自己的日常居所,離宮的修建多以避暑為目的,所以后來外國人對于西郊園林的稱呼多為“Summer Place”,即為“夏宮”。
消遣 游船開起來
據說康熙皇帝律己很嚴,即使是夏日酷暑,他也要冠帽端正地接見臣工,從來不用擔心皇帝有“北京比基尼”。詔對間隙,趕緊拿過扇子扇一扇,下個人進來的時候,又恢復了端正的坐姿。
但是天氣太熱,天天這么工作,也實在受不了,所以皇帝總要想點兒夏天的活動,沒有空調屋里追劇吃西瓜,清代宮廷夏日的文娛活動,最常見的是游船與聽戲。
清代人不游泳,但是水上總歸比陸上涼快。昆明湖總面積約三千畝,水域廣闊,景色秀麗,在昆明湖泛舟消暑,微風拂面,碧波蕩漾。西望玉峰寶塔,立于青山之上,北看佛香閣,處于翠柏之間。遠山近水,詩情畫意,使人暑意頓消。早在清漪園時期,乾隆皇帝就有“何處燕山量暢情,無邊風月屬昆明”之感慨。光緒時期的重修,更是突出了昆明湖作為園林景觀的功用。
根據內廷人員的回憶和清宮檔案,我們可以大致恢復慈禧太后夏日游湖的情景:
她由長廊進入碼頭,隨她出游的除了皇后和妃嬪外,還有她最喜歡的恭親王奕忻之女榮壽公主和慶親王奕劻之女三格格、四格格,以及入宮充當翻譯的德齡和容齡,還有李蓮英之妹李大姑娘也在行列之中,因此,游船的規模非常大,有“湖上浮宮”之喻。
慈禧的御舟頂上用上等木料雕刻成一行行琉璃瓦式樣,上涂黃漆,御舟上還有一種特殊的裝飾,就是在船的中央豎立一根酷似桅桿似的大旗桿,上面懸掛著一面很大的龍旗,另外還有兩條狹長的天青色緞飄帶。御舟由河岸上的纖夫拖行,離岸較遠時兼用船槳滑行。有個插曲是,光緒三十一年(1905),日本送給慈禧太后小火輪一艘,賜名“永和號”,雖然第一次試水就炸了,讓大家都有點兒尷尬,但是修理之后,也一度作為慈禧太后御船的拖引船使用。
另一種更為常見的消夏方式就是聽戲,清宮戲臺根據建筑規模,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種是室內小戲臺,第二種為開敞類的半室內戲臺或室外戲臺,第三種就是多層的室外大戲臺。開敞類半室內戲臺為夏日看戲的首選之地,其中以圓明園的“萬方安和”最為精妙。
“萬方安和”,在雍正時期成為“萬字殿”或“萬字房”。它的建筑平面圖形呈“卍”字形,整個漢白玉基座在湖水中,“卍”字形的島上建造了33間房,四面出廊的水殿。從內務府檔案記載中我們得知,這里曾有一處半室內小戲臺:“萬字房西一路對戲臺屋內,靠碧紗櫥陳設的花梨木案”。
對照內務府檔案,我們推出,戲臺和看戲的皇帝并不在同一側的殿宇內,而在萬字殿西南翼的開間中。此翼西起第二間正對戲臺,安設向北的寶座,同時在西三間安設寶座供皇帝使用,檐邊炕則為宮眷使用。這樣,隔著一道湖水賞戲,清風徐來,蓮香陣陣,不僅夏日暑氣消減大半,而且因為水面反射,聲音更多一道悠揚,是很好的夏日消遣。
飲食 冷飲吃起來
宮廷的夏日,很多習俗與民間相同,也有一些是民間習俗的“升級版”,比如服飾。暑伏之后,百姓會換上夏裝,百官“皆服萬絲帽、黃葛紗袍”,皇家也不例外。不過皇帝的服飾種類更為繁多,一般分為朝服、吉服、行服、常服等,其中有夏日特色的就是朝服和常服。
朝冠一項,夏用玉草或藤竹絲,緣石青片金二層,里用紅片金或紅紗。上綴朱緯,前綴金佛,飾東珠十五。后綴合林,飾東珠七,頂三層,貫東珠各一,皆承金龍四,飾東珠如其數,上銜大珍珠一。朝服則改為:“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緣,緞、紗、單、袷。”常服紋飾及顏色不變,與冬常服相比有兩點不同,一則開裾由左右改為四開,以增加空氣流通;二則衣料選用棉、紗,更為透風散熱。雖然選用了薄的材質,也多開了兩裾,但實物看起來還是很嚴實。
所以只能在吃上安慰一下了,“冰”是夏季的去暑利器。紫禁城內有冰窖五所,其中四所能藏冰5000塊,另一所能藏冰9226塊。長春宮、儲秀宮等處茶房內設有冰桶,以供冷飲、冰凍水果之用。
在內務府大臣等辦公地,每年五月初一起至七月二十日止,每日可領取冰兩塊,供防暑之用。清代宮廷還有小型儲冰用的木質冰桶,其功用大抵類似于今天的冰箱。它們一般用紅木、花梨木、柏木等制成木胎,箱內一般采用導熱性較弱的鉛或錫。故宮存有一對乾隆年間制琺瑯彩冰桶,約一尺五寸高,二尺見方,下有約一尺高的木座,上有兩塊帶透空錢式孔的木蓋。
民間夏季有直接吃冰的習慣,“京師暑伏以后,則寒賤之子擔冰吆賣,曰冰胡兒。”還有一種叫“雪花酪”的冰品,它是把涼水、天然碎冰塊、淀粉、糖精、香精裝在鐵桶里,再把鐵桶放入內有冰砣的大木桶。桶中間有軸兒,轉動起來能把冰塊等攪成雪花冰凌,盛在玻璃杯里有點像冰淇淋。宮中則更為講究,于制成的冰花中加入紅果汁、酸梅湯等調味,再放入果子干,半嚼半飲,冰爽可口。
《宮女談往錄》中,宮女何氏還講了慈禧常吃的另一種夏季小吃:“宮里頭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餞、果脯,夏天的‘甜碗子’。‘甜碗子’是消暑小吃,把新采上來的果藕芽切成薄片,用甜瓜里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鎮了吃。” 這種甜食的低配版,在盛夏時節也常常在北京售賣,用荷葉托著新鮮的蓮子和菱角米,和著蜜餞或是淋上糖漿,在今天看來,也是一道消夏美食。
除了冷食之外,還有一些宮廷夏季飲品,以酸梅湯最有代表性。《帝京歲時記》記:“酸梅湯以酸梅合冰糖煮之,調以玫瑰、木樨、冰水,其涼振齒。以前門九龍齋及西單牌樓邱家者為京都第一。”宮中慣有飲用傳統,據慈禧的侄孫葉赫那拉岳超的回憶文章《庚子辛丑隨鑾紀實》記載:“辛丑在陜度夏,慈禧要吃冰鎮酸梅湯,關中天氣溫熱,向無存冰,御膳房計無所出。”
那么,我們不妨設想一幅這樣的圖景:
在京西風景秀麗的圓明園中,皇親貴胄們坐在萬方安和的西殿之上,遠處是悠悠蟬鳴,近處是習習涼風,對岸的戲臺中,傳來了余韻綿長的唱曲。此時,捧起手中的玉盞,啜一口涼絲絲的酸梅湯,再用小勺舀滿新鮮的涼果,放到口中慢慢咀嚼……誰說沒有空調的古代,夏日就不能是一種享受呢。這波操作,誰不服?供圖/王盼盼
編輯:楊嵐
關鍵詞:夏日 皇帝 戲臺 消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