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重在做強優勢
6月23日,2019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于廣州正式閉幕。據了解,本屆創交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國內外眾多知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團共組織1200多個成果項目參展,集中展示了一批智能駕駛、物聯網、智慧城市、移動醫療、5G、生物能、電子信息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熱點領域的最新技術和產品。為期3天的展會上,國內外高端人才同臺切磋,99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創交會正一步步成長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成果交流、轉化與合作平臺。
當今世界,無論是經濟社會發展,還是國家綜合實力競爭,科技創新的核心地位都在與日俱增。從“廣州科創12條”的出臺到2019創交會的舉辦,近年來,廣州在加強和推動科技創新方面,可謂不遺余力。究其原因,一方面來自發展理念的轉變。這意味著,由科技創新領航的新動能新業態,將成為廣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另一方面源于發展形勢的要求。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如火如荼,充分發揮廣州作為區域發展核心引擎的功能,必須向創新要動力、要活力,為老城市新活力的實現打下深深的創新印記。
科技創新要成為引領廣州發展的第一動力,僅憑實驗室內的探索,遠遠不夠。只有讓企業和市場,讓國內外創新要素統統參與進來,才能形成從實驗室、生產線,再到消費者的創新閉環,把創意、想法變成實實在在的產品和服務。從這個角度而言,廣州創交會之所以引人注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強大能力。這說明,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廣州仍要以更高標準、更有力措施,為科技成果轉化按下快進鍵。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要凸顯區位優勢。在整個粵港澳大灣區中,廣州的區位優勢尤為突出。向外,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交流;向內,則與中、西部廣闊腹地連成一片。既有利于深化科研合作,更背靠龐大的市場體量。其獨特的區位格局,使廣州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一片熱土。此次創交會上,香港創業者組團“取經”,英國、德國、法國、以色列等20多個國家的250個項目踴躍參展,無不印證著廣州構建國際科技交流平臺的不懈努力與不俗成績。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要深化產業優勢。產業體系越是成熟完備,越能以更小成本、更快速度推進成果轉化。在這方面,廣州產業基礎雄厚、集聚優勢明顯。在動能轉換的大背景下,產業轉型升級和科技成果轉化,就像車之雙輪,鳥之兩翼。目前,在廣州市政府等主辦單位主導下,創交會辦公室已陸續成立16個“常態化”成果轉化基地,形成了1個展會、1個網絡交易平臺、N個轉化基地的“1+1+N”成果轉化模式。這些競相涌現的產學研平臺,達成了產業與科研的優勢互補,也為高質量發展架立起“四梁八柱”。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要集聚人才優勢。創新驅動,實際上就是人才驅動。廣州地區集中了全省2/3的普通高校、70%的科技人員、97%的國家重點學科、77%的自然科學與技術開發機構。用好人才這個第一資源,是廣州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大優勢。日前,廣東省印發出臺《關于省級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的管理監督辦法》,強調對全時全職承擔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的團隊負責人以及引進的高端人才,可實行年薪制管理。此外,廣州市還將力爭3年內新增3萬套人才公寓和公共租賃住房,優先供給重點產業、重點企業中的人才使用。聚英才、集眾智,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成就了廣州科創的持續后勁。
總之,科技成果轉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為此,廣州要超前謀劃、超前部署,緊緊聚焦科技成果轉化這個迫切命題,把優勢變強勢,化潛力為動力,努力推動“廣州創造”“廣州智造”在全球舞臺上贏得更多贊譽。
編輯:秦云
關鍵詞:科技成果轉化 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