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六大行動全面遏制結核病
6月1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財政部、國家醫保局等8部門共同印發《遏制結核病行動計劃(2019-2022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2年,全國肺結核發病率從2018年的59.3/10萬降至55/10萬,死亡率維持在3/10萬以下。為如期實現上述目標,《行動計劃》提出了六大行動。
全民結核病防治健康促進行動:到2022年,將百千萬志愿者結核病防治知識傳播活動深入每個地市。
結核病診療服務質量提升行動:最大限度發現患者,強化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對肺結核可疑癥狀者的認知和識別意識,落實首診醫生負責制;對咳嗽、咳痰兩周以上的患者,必須開展結核病篩查;建立結核病臨床診療質控制度,將結核病診療和防治核心指標納入對定點醫療機構績效考核中,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相結合,患者全程規范管理率達到90%。
重點人群結核病防治強化行動:加強重點人群的主動篩查,以縣(區)為單位,病原學陽性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者篩查率要到達95%;對65歲以上老年人年度體檢和糖尿病患者季度隨訪中,積極落實結核病癥狀篩查;將胸部X線檢查納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隨訪中,開展結核病高風險兒童預防性治療試點。
重點地區結核病扶貧攻堅行動:重點提升基層防治能力,在“三區三州”各選擇一個地市,在4年時間內,為該地區的縣級和地市級定點醫療機構分別培訓2名和4名結防人員。
遏制耐藥結核病防治行動:提高耐藥結核病實驗室診斷能力,到2022年,所有地市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應當具備開展藥敏試驗、菌種鑒定和結核病分子生物學診斷能力;動態調整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基本醫保目錄,適時將符合條件的抗結核新藥納入其中。
結核病科研和防治能力提升行動:加大科研和科技創新力度,加快結核病防治信息化建設,健全服務網絡。
延伸閱讀
行動計劃如何落實
《遏制結核病行動計劃(2019-2022年)》該如何落實?還面臨哪些挑戰?近日,記者采訪了參與編寫《行動計劃》的專家。
制定適合國情的目標
《行動計劃》提出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目標是:到2022年,全國肺結核發病率降至55/10萬。
“這是充分考慮我國國情設立的指標值。”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助理張慧說,指標值的設立是我國對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終止結核病流行策略”終極目標(到2035年,結核病發病率張慧說,中國疾控中心曾組織結核病、流行病和統計學專家,討論分析了2015年~2018年全國肺結核報告發病率和新登記率。結果顯示,兩者總體呈遞降趨勢,年遞降率分別為3.6%和3.0%。專家分別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2015年~2018年期間的疫情下降幅度進行了分析預測,同時結合“十三五”規劃目標,最終提出目標。
主要防控策略不變
目前,全球結核病的主要防控策略仍然是發現并治療傳染源,以減少結核菌在人群中的傳播。因此,通過結核病實驗室檢查,在患者痰中發現結核分枝桿菌是確診肺結核的主要依據,也是結核病早診早治的重要舉措。
中國疾控中心結核病預防控制中心政策規劃部主任劉小秋說,只有提高結核病實驗室檢測能力,才能及早發現患者,減少結核菌傳播。
《行動計劃》提出的重要舉措之一,就是要求各地加強病原學檢測力度,積極推廣應用新診斷技術,著力提升縣級定點醫療機構痰菌檢查質量。
多措并舉應對挑戰
針對目標,《行動計劃》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張慧介紹,在重點人群中開展主動篩查,在高疫情的貧困地區,結合全民健康體檢工作,開展結核病主動篩查。加強對流動人口的防病宣傳,改善廠礦、工地等流動人口密集場所的工作和居住條件,將發現的流動人口患者納入轄區歸口管理。對跨區域轉出和轉入的患者,做好治療管理工作有效銜接。
針對近年社會關注的校園結核病防控,張慧表示,我國重點將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工作:一是教育部門和衛生健康部門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共同做好結核病防控;二是落實學校日常防控措施,開展新生入學體檢結核病相關檢查,落實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等制度;三是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和家長對結核病的認識,教育學生和家長不要隱瞞病情。此外,要提高疾控機構疫情研判和風險評估能力。
劉小秋坦言,盡管我國結核病發病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數大,發病總人數較多,結核病防治服務體系還有待完善,部分承擔結核病診療職責的定點醫療機構基礎設施不足、實驗室設備陳舊,這些都是挑戰。(記者張磊)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行動計劃 耐藥結核病 新登記率 篩查 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