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國家文物局:長城保護修繕堅持原址保護、原狀保護
中新網北京4月16日電(記者 應妮)記者16日獲悉,2005年至今,中央財政撥付長城保護專項經費超過25億元,組織實施了一批長城保護維修項目。國家文物局負責人強調,長城保護修繕工作要堅持原址保護、原狀保護的總體策略,重點做好日常養護和局部搶險,有條件的重要點段可以適度開放。
為落實《長城保護總體規劃》,科學開展長城保護修繕工作,國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和懷柔區政府16日聯合在懷柔區箭扣段長城共同舉辦媒體日宣傳活動。
國家文物局劉玉珠局長在活動中表示,長城是中國人心目中最特殊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國家文物局此前編制印發了《長城保護總體規劃》并召開了15個省區市參加的長城保護總體規劃落實工作會,籌劃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試點規劃編制工作,組織制定明代長城保護維修指導文件,指導北京市開展長城險情段落專項排查。下一步,國家文物局將繼續推進《長城保護總體規劃》落實,與各方攜手保護好長城、傳承好長城精神。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指出,《長城保護總體規劃》是迄今為止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規劃中最重要的一份規劃。長城保護修繕工作要堅持原址保護、原狀保護的總體策略,重點做好日常養護和局部搶險,有條件的重要點段可以適度開放。今后,國家文物局將以《長城保護總體規劃》為依據,基本形成長城保護維修理念共識,著力推動保護維修項目實踐,督促各地開展長城險情排查保護,利用多種渠道宣傳保護成果,使長城成為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
北京市委宣傳部陳名杰副部長指出,3月25日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印發了《北京市長城文化帶保護發展規劃(2018年—2035年)》,明確了北京市轄區內長城文化帶保護發展的基本思路,遵循文物保護與生態涵養并重原則,做好長城保護工作。北京市文物局局長舒小峰表示,自2000年至今北京市共開展長城保護工程96項,市財政投入約4.7億元。北京市制定了未來5年長城搶險工作計劃,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長城搶險加固工程10項,并組建了長城保護員隊伍,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積極探索創新管理體制機制。
根據《長城保護總體規劃》,我國各時代長城資源分布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山東省、河南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04個縣(市、區)。在2000多年的營造史中,先后歷經了我國古代的春秋戰國、秦、漢、唐、明等12個歷史時期,現存長城文物本體包括長城墻體、壕塹/界壕、單體建筑、關堡、相關設施等各類遺存,總計43000余處(座/段)。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長城保護工作。國務院于2006年公布施行《長城保護條例》,國家文物局同時啟動了總規編制前期工作,陸續于2010年完成資源調查、2012年完成長城認定、2015年完成信息系統、2016年指導地方完成省級規劃編制、2018年完成《長城保護總體規劃》編制。2019年1月7日,國務院正式批準同意規劃。2019年1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該規劃。
2005年至今,中央財政撥付長城保護專項經費超過25億元,組織實施了一批長城保護維修項目。2016年以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4.47億元,組織實施105個保護修繕項目,并在2018年重點開展了甘肅、青海等省汛期長城險情隱患排查和保護工作,有效消除了部分安全隱患,改善了長城保護狀況。
今后,國家文物局將繼續推動實施《長城保護總體規劃》,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契機,督促各地切實履行長城保護管理責任,完成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布工作,確定公布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編制完成并公布省級長城保護規劃,強化各類長城保護隊伍建設,全面推進長城價值及保護管理研究。同時,加大推進長城保護領域創新力度,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創新長城保護項目管理模式,啟動長城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更好地發揮長城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獨特作用。(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保護 長城 國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