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吳舜澤:“穩中求進”打贏藍天保衛戰
作者:吳舜澤
《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是大氣污染防治行動的第二階段,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中之重,是“十三五”生態環保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志性工程,其開局良好意義重大,背后規律更需總結并堅持。
藍天保衛戰成績顯著。繼2017年“大氣十條”圓滿收官之后,2018年攻堅主戰場已從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擴展至長三角地區和汾渭平原,特別強化調整產業、能源、交通和用地四個結構,特別強化“散亂污”企業整治和“散煤”治理,產生了顯著的環境效益:全國平均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9.3%,PM2.5濃度下降為39微克/立方米。總的看,藍天保衛戰所有約束性指標年度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這顯著增強了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
藍天保衛戰不僅取得了空氣質量改善方面的切實成效,還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一是人民群眾幸福感、參與感、獲得感明顯增強。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實時公開、真實可靠,社會各界像關注天氣預報一樣,每天關注空氣質量變化情況,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環境質量的改善,這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高度契合。
二是全社會對環保的認識和實踐上升到新的層次。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正在加速形成,生態環保工作在經濟社會舞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三是對生態環保與經濟發展關系的認知日趨成熟理性。藍天保衛戰是要約束人的生產生活行為,向不可持續的、不正確的行為做斗爭,是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爬的坡、過的坎。一年來,我們頂住各種壓力,探索出了一條協同推進環境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事非經過不知難,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輿論、思想搖擺或者不適應是正常的,思想統一來之不易,行動效果更來之不易。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藍天保衛戰取得良好開局,需要總結經驗和方法,并將其反饋于后續攻堅行動中:
一是統籌兼顧、科學施策。藍天保衛戰目標任務源于“十三五”生態環保規劃,不搞突擊冒進,堅決反對脫離實際、“層層加碼、級級提速”。要注意統籌兼顧、防止顧此失彼,各地要科學施策,堅決反對“一律關停”等簡單粗暴處置方式,既追求環境效益,又追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是突出重點、點面結合。污染防治攻堅戰以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重點,具體而言藍天保衛戰突出四個重點,即重點改善因子、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和領域、重點時段,強調三字訣即“穩、準、狠”,力求通過重點突破帶動各項工作整體推進。
三是落實責任、量化問責。近年來我國生態環保制度改革和執行上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傳導壓力、落實責任。對企業而言,綜合運用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行政拘留等手段嚴懲重罰環境違法企業,既發揮好行政、法治手段的約束作用,又發揮好經濟、市場和技術手段的支撐保障作用。污染防治攻堅以壓實地方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責任為抓手,初步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公眾參與的治理體系,推動形成“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大環保格局。
四是既抓宏觀、又抓微觀。打通政策執行的“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對重點問題、重點地區一抓到底。既抓宏觀頂層設計,強調法律、法規、標準、政策、規劃的研究制定和綜合協調,同時更加注重抓微觀推動落實,通過中央環保督察和強化監督工作壓實責任。
“風正時濟,自當破浪揚帆;任重道遠,仍需策馬揚鞭”。大氣污染防治逐步由治標向治本轉變,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未來要堅守陣地、鞏固成果,不能放寬放松,更不能走回頭路。只有穩中求進,持續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才能最終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吳舜澤)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藍天保衛戰 大氣 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