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讀圖今日讀圖
40年 幾代中國人的結婚日記
在詩人席慕蓉的眼里,“有緣的人,結成剛好的姻緣。”
1978年-2018年,40年間滄海變桑田。這“剛好的姻緣”的婚嫁觀念及彩禮、嫁妝、儀式又有哪些變化?
今天,我們走進老朱家、老周家……
資料圖:2017年,120對浙大校友新人重回母校,舉行成婚儀式,許下愛的諾言。王剛 攝
“一切從簡”到“熱鬧即場面”
65歲的朱永貴是一名退休教師,忙活了大半輩子,現在終于享受上了“記不清日子”的悠閑,但這個“記不清”不是健忘,而是不在意。
問起和老伴田翠英的婚姻,38年前的事雖已相去甚遠,記憶卻是清晰的。
“那時候講究媒人說媒、遞庚帖、認親的習俗和規矩。”只不過遺憾的是,由于馬上要入伍,朱永貴和田翠英并沒有走到認親這一步。
1977年初,朱永貴入伍,由于“害怕準媳婦跑了”,他會每個月給田翠英寫一封信,信的內容很簡單:問候家中老人,詢問她的學習情況,鼓勵她好好干活。
“那時通訊不發達,一封信寄出去,大概要一個月時間才能收到回信。收到回信之后立馬又寫下一封……”
1980年中秋節,借著向部隊申請的十天探親假,朱永貴和田翠英結了婚。
“說是結婚,其實就是兩家親戚一起吃個飯,一切從簡。”他說,彩禮什么的就更不可能有了,甚至到現在,二人都沒有一張結婚照。這也是當時大部分夫妻結婚的普遍情況。
說到這,朱永貴有些遺憾:“我預備后年40周年的時候去補拍一張(結婚照)!
結婚40周年是俗稱的 “紅寶石婚”。在他的計劃里,40年、50年、60年都要好好慶祝一番。
資料圖:在床鋪里灑上紅棗、花生、桂圓、瓜子,暗寓“早生貴子”。 王子濤
隨著日子慢慢好起來,老朱家的弟弟——1965年生的朱永民和妻子龍秀英的婚禮顯得更為“隆重”。
1984年正月,朱永民帶著一眾親戚朋友十余人,挑著豬腿、酒等見面禮,聲勢浩大地去龍家認親。這些見面禮在龍家女兒出嫁當天會換算成價值相當的被褥、大米等禮品作為嫁妝。
老朱家是土家族人。他們認為,訂親訂得熱鬧是好日子的象征,放鞭炮是熱鬧最大的體現。當時的鞭炮4塊錢1萬響,當天朱永民帶了100塊錢的鞭炮,一路放了兩公里。
編輯:楊嵐
關鍵詞:40年 改革開放40年 幾代中國人的結婚日記 結婚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