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書畫學院書畫學院
走近臺灣基礎美術教育
考察組一行先后到臺灣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臺灣著名版畫家廖修平工作室現場教學觀摩,與臺灣版畫協會理事長王振泰先生就版畫教學現場實操等進行了研討。并參加在新竹舉行的“亞洲版畫在竹縣”開幕系列活動,和華僑大學美術學院參展教授、四川美術學院參展博士等共同研討版畫創作。走訪宜蘭縣高中美術教師陳韋厲工作室,并進行版畫教學座談會。還專門到臺南市鄉村的樹人國小(只有50位學生的留守兒童學校),與堅守鄉村小學幾十年的吳鴻滄老師座談。
8月21-22日,在高雄市參加了由屏東大學主辦的“2018視覺藝術教育實踐研究會議”,兩天的會議,集中聆聽臺灣美術教育著名教授、學者、美術教師在視覺藝術教育領域所展示的豐碩研究成果,各位教授、美術教師與臺灣同行一起,對會議所展示的美術教育問題進行熱烈研討、論證。整個考察研討活動緊張有序,收獲頗豐,反思整個活動與行程,對內地的美術教育有著較多的參照與借鑒。
自1983年開始,到2007年前后,臺灣的基礎美術教育研究出現了蓬勃發展態勢。最突出的時間段在1995—2003年之間,臺灣出版了大量的兒童美術教學及教育研究著作。
其中涌現出潘元石、陳輝東、夏勛、鄭明進、劉振源、李英輔、陳武鎮等一大批美術教育研究者。這些研究者的成長資歷很相似,基本均為臺灣各地師范專科學校美術科畢業,在小學一線擔任美術教師,或后來發展到擔任各市地縣“國教”輔導團美術科輔導員(其職責類似于大陸的美術教研員)。他們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兒童美術教學研究領域,例如,藝術家出版社出版的“兒童美育叢書”有劉振源《兒童畫教材教法》《通過美術的幼兒教育》、潘元石《怎樣指導兒童畫》、陳輝東《幼兒畫指導手冊》《兒童畫的認識與指導》、陳瑤華《兒童美術教學講座》、趙云《兒童繪畫與心智發展》等。世界文物出版社出版陳伯達《如何促進兒童的智力發展》、鄭明進《怎樣了解幼兒的畫》《幼兒畫的認識與指導》《兒童美術主題100》《兒童的故事畫指導》《幼兒美術教育》《媽媽的美術教室》等,夏勛《兒童美術之開拓》《紙上美勞教室》(上中下)《美術教育選集》等。還有劉振源《造形教育》、蘇振明《啟發孩子的美術潛能》等都是相當好的兒童美術教育教學著作。
在譯著方面,出版了相當多的歐美、日本美術教育譯著,艾斯納、凱洛格、稻尾博子、多田信作等著名學者著作。如,李英輔譯《兒童的繪畫與教育》,陳武鎮譯《兒童的知覺發展與美術教育》《幼兒的創造力與美術》,李叡明、陳武鎮譯《兒童藝術家:兒童的繪畫與圖案制作》,何瑪麗譯《幼兒造形游戲》《幼兒紙工藝》,李叡明譯《兒童美術與成長》,蘇燕謀譯《幼兒繪畫指導》夏勛譯《兒童畫的發展過程》等。還有李英輔譯《兒童是天才、涂鴉萬歲》,海月山譯《德國現代兒童美術教學》,崔惠萍譯《英國兒童畫教學》,王玉、梁波譯《兒童造形的早期形式:兒童涂鴉·線畫·彩畫》,何嶺南、王珊珊譯《兒童的美術課》等。這些譯著的出版與李英輔先生擔任兒童美術教育研究委員會主任有著密切關系,在他的推進下,美術教育方面大量引進版圖書得以很快出版,很好地傳播發達國家的美術教育理論。
距離這些兒童美術教育教學著作出版物的發行時間已經過去很久,最近的也已經超過10年以上。今天來看,這些著作美術教育理論先進,實踐性強,兒童畫作品精彩,其中任何一本如果在大陸出版社引進再版,都是兒童美術教育研究的經典性著作。其主要特點是,及時參照、借鑒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當時的兒童美術教育理論,積極踐行符合臺灣省在地文化和人本特點的兒童美術教學。
如,1993年,劉振源先生提出,臺灣的兒童美術教育應該向以下4個目標邁進:(1)培養人格。(2)腦力的開發。(3)生活力的增強。(4)為藝術而教育。
又如,早在1973年,鄭明進先生關于幼兒畫的研究就已經非常深入,他分三個單元的深入分析,引導人們去了解幼兒畫:一、幼兒畫的研究:幼兒畫的萌芽;幼兒畫的了解與鼓勵;從幼兒畫可以發現兒童的性格嗎;如何培養兒童對藝術的感受性;如何去贊美兒童畫;一個小學生的發展記錄實例。二、幼兒美術的教材研究:幼兒的生活和美術教育;幼兒的想象力和造形心理;適合于幼兒的各種教材;介紹幾個幼兒美術的指導實例。三、世界的幼兒童:看世界的幼兒畫并談指導方法;美術教育的先驅者──佛朗茲·齊澤克先生;世界兒童美術教育之傾向。
已經86歲高齡的鄭明進先生至今仍在繼續他的兒童美術教育研究工作。
又如,夏勛先生1969年出版的著作《兒童美術之開拓》,提出以下論點:
兒童美術教育,若采用灌輸固定的畫理畫法而缺乏積極啟發的意義,那么將使其思想、情感與表現能力囿限于一個狹小的“畫圖”范圍之內。
夏勛先生從兒童繪畫心理發展的階段;兒童繪畫的特性;兒童繪畫研究的趨向;論兒童自由畫;兒童繪畫造形的探討;論兒童造形設計;版畫簡介;論兒童的寫生畫等方面對兒童美術進行論述,包括介紹版畫進入兒童美術學習領域。結論是從“對兒童美術教育的認識”“對兒童畫的認識”兩個方面提升了對兒童美術教育理論及實踐研究的高度。夏勛先生的研究距離當今已經有49年之久,可見,自從1950年開始,臺灣兒童美術教育研究在迅速接軌歐美、日本發達國家美術教育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在當時“國教”輔導美術科輔導員霍學剛先生推進下,在諸多小學美術教師群體中的先行研究者們不斷努力實踐和反思性研究中,取得長足發展。
李力加(浙江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編輯:楊嵐
關鍵詞:美術 兒童 教育 臺灣基礎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