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汪洋: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新華社銀川9月20日電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2018年9月20日)
汪洋
同志們,朋友們:
在這金風送爽、瓜果飄香的美好時節,很高興帶著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托,帶著全國各族人民的祝福,來到美麗的銀川,同寧夏各族人民共同慶祝自治區成立60周年。首先,我謹代表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向自治區表示熱烈的祝賀,向680萬寧夏各族兒女致以節日的問候!
寧夏是祖國西部一方寶地。幾千年來,各民族在這里繁衍生息、互動交融,共同建設了美麗富饒的塞上江南,共同創造了兼容并包的燦爛文化。1958年,在黨中央親切關懷和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寧夏回族自治區宣告成立,開啟了“劃區自治興寧夏”、“于今團結史無先”的新紀元。
60年來,寧夏經濟發展實現巨大跨越。1958年,地區生產總值只有3億多元,去年超過3400億元,年均增長9.4%,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剛解放時寧夏工業一片空白,只有一家面粉廠,沒有一寸鐵路,幾百公里的黃河上沒有一座大橋。今天的寧夏,擁有3.4萬多公里公路、1300多公里鐵路、19座黃河公路大橋;三次產業均衡發展,人均糧食產量在全國名列前茅,工業門類比較齊全,現代服務業提速發展;銀川都市圈拔地而起,美麗鄉村星羅棋布。賀蘭山下、黃河兩岸,一派百業興旺、萬象更新的喜人景象。
60年來,寧夏人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自治區成立之初,八成群眾生活貧困,西海固地區更是“苦瘠甲于天下”。現在,寧夏城鎮居民人均收入近3萬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各階段教育入學率、醫療衛生投入占比等多個民生指標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實現全覆蓋,“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方興未艾。民族文化繁榮發展,“花兒”、剪紙、泥塑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璀璨奪目。
60年來,寧夏生態環境發生顯著變化。過去,“黃沙滾滾不見路,跟著駝鈴找寧夏”。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寧夏在全國率先實現土地沙化趨勢整體逆轉,森林覆蓋率由1958年的1.5%提高至14%,黃河干流寧夏段22年以來首次連續11個月保持Ⅱ類水質,山川大地實現了由“黃”到“綠”的歷史性轉變。千里河套稻綠花香,六盤山上風景如畫,是今天美麗寧夏的生動寫照。
60年來,寧夏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黨的民族政策得到全面貫徹,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深入人心,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切實保障,宗教中國化穩步推進,“有國才有家、愛教必愛國”的主旋律處處唱響。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自治區砥礪奮進、攻堅克難,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新的歷史性成就,步入發展質量最高、城鄉面貌變化最大、各族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專程來寧夏考察,體現了對自治區團結進步的高度重視和對各族群眾的親切關懷。過去5年,中央財政下達寧夏各類轉移支付資金年均增長11%,一般性轉移支付、民族地區轉移支付、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等資金增幅都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嚴峻復雜的情況下,寧夏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5萬元;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城鎮化率達到58%,服務業首次超過工業成為第一大產業。吳忠至中衛城際鐵路、銀西高鐵、中蘭高鐵、包銀高鐵開工建設,寧夏人民期盼已久的高鐵時代即將到來。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貧困人口五年累計減少72萬,貧困發生率由22.9%下降到6%,3/4的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中南部113萬山區群眾喝上了放心水,農村學校火爐取暖的歷史徹底結束。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顯著提升,正朝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昂首闊步前進。
自治區成立60年的輝煌成就,是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寧夏各族干部群眾團結奮斗的結果,是全國人民大力支持的結果。所有親身經歷自治區發展騰飛的干部群眾,所有關心支持寧夏改革發展的各界人士,都有理由為之喜悅和自豪!
同志們、朋友們!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寧夏現代化建設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聆聽時代聲音,順應人民期盼,努力實現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確保寧夏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
編輯:曾珂
關鍵詞:汪洋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