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26日“出伏”:多食清心食物防“秋燥”,多吃堿性食物驅“秋乏”
新華社天津8月25日電(記者周潤健)8月26日,今年為期40天的“三伏天”將落下帷幕。出伏后氣候干燥,人體很容易患上“秋燥”,同時,天氣由熱轉涼,很多人也容易感到疲乏,也就是民間百姓常說的“秋乏”。專家提醒說,出伏后,公眾養生保健的重點在于合理飲食,調整睡眠,這樣既能防“秋燥”,還能解“秋乏”。
今年的“三伏天”,7月17日交“初伏”,7月27日交“中伏”,8月16日交“末伏”,共計40天。
出伏后,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加大,氣候趨于干燥。在這樣的天氣里,人的皮膚很容易變得緊繃,甚至起皮脫屑,嘴唇干燥,嗓子發干,民間稱之為“秋燥”。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艷玲表示,對付“秋燥”要多吃粥、多喝水,尤其是蜂蜜水。多食清心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百合、梨、葡萄、香蕉、紅薯、菠菜、番茄、芹菜等。同時,睡好子午覺。
盛夏時節,由于大量出汗使水鹽代謝失調以及胃腸功能減弱、心血管系統和神經負擔增加,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舒適的環境調節,人體過度消耗能量。到了秋季,人體出汗減少,體熱產生和散發以及水鹽代謝逐漸恢復到原有的平衡狀態,人體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機體于是出現疲憊感,產生“秋乏”。人往往會變得懶洋洋的,無精打采,哈欠連天。
為有效驅除“秋乏”,李艷玲建議,要保證充足睡眠,盡量早睡早起,同時中午最好能適度午睡;要保持飲食清淡,可多吃堿性食物中和肌肉疲倦時產生的酸性物質,如西紅柿、茄子、馬鈴薯、葡萄、梨等,這些食物可以幫助人體消除疲勞;多到戶外走走,勤曬太陽,適當做些有氧運動,如散步、做操、爬山、慢跑等。
編輯:趙彥
關鍵詞:出伏 清心食物 防秋燥 堿性食物 秋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