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田家炳:灑向桑梓都是愛
田家炳先生。田家炳基金會提供
田家炳出席河南新鄉市田家炳高級中學揭牌及教學樓落成慶典,并與學生們合影(2002年攝)。田家炳基金會提供
7月10日,香港田家炳基金會榮譽主席田家炳先生在港安詳辭世,享年99歲。
據其家人憶述,田老臨終前眼睛已看不見。在病床上,他顫抖的手不斷撫摸著一張地圖,那是他付出幾十年心血、在30多個省區市捐建田家炳中小學的分布圖。
他白手起家興辦工業,捐資公益一擲萬金,獲香港特區大紫荊勛章。
他不把億萬家產留給兒孫,而是用來捐助大中小學300多所。
為了籌善款,他變賣了別墅,自己卻租住在公寓樓里。為了兌現承諾,他向銀行貸款,然后捐出。
他生活簡樸,瓶裝水要喝到一口不剩才扔掉,襪子破了補一補再穿……
斯人已逝,其人其德,仍留在人們心間。在香港,在內地,到處傳頌著他散盡家財捐資辦學的故事——
創業有成,情系“胞衣跡”
田家炳1919年11月生于廣東大埔縣,經歷過戰亂、災荒、漂泊……1935年他剛念完初二,便因父親病逝而輟學。18歲時他前往越南經商,推銷家鄉瓷土。日軍占領廣東后,運貨渠道被切斷,他失去產業,于是輾轉到印尼謀生。二戰結束后,他在印尼重新創業辦橡膠廠,獲得成功。
1958年他舉家移居香港,在屯門填海興辦化工廠,逐漸成為香港“人造革大王”,之后又開發工業樓宇。到上世紀80年代,田家炳已是香港知名的億萬富翁。
65歲時,他把企業交給子女打理,并規定每年捐出一定比例的利潤用于公益,他自己則專注慈善事業,從此一發不可收。為了讓他早年成立的田家炳基金會有穩定的財源,他立囑捐出自己4棟大廈總共13萬平方米物業的租金,全部用于公益。
據統計,他和他的基金會在全國累計捐助大學93所、中學166所、小學41所、專業學校及幼兒園20所、鄉村學校圖書室1700余間,捐助醫院29所,捐建橋梁及道路項目130個,其他民生項目200多宗……長長的名單背后,是他的無私奉獻和付出的巨大心力。
“胞衣跡”是客家話“出生地”之意。閩粵交界的大埔縣,是田家炳魂牽夢縈的地方。老家梅潭河上原來僅有簡陋的粗木橋,洪水泛濫時曾多次發生行人墜落淹死的慘劇。1978年,田家炳捐助100萬港元修建了湖寮大橋,連通縣城老街與對岸的黎家坪,造福鄉親。
首宗捐資完成后,緊接著他不斷捐助,一共在大埔縣捐建幾百項公益工程。1984年大埔縣家炳第一中學啟用,1994年12月3日,大埔縣舉辦“田家炳39項工程剪彩奠基儀式”,這個客家山區縣遍布以“家炳”命名的公益設施,帶動了旅外鄉親關心桑梓的熱忱,山區面貌大大改觀。
田家炳曾說:什么是根?他無論在哪里打拼,東南亞也好,香港也好,心里都想著故鄉,這是抹不掉的,這就是他心中的根。
他的捐助范圍漸漸從大埔縣擴至梅州市、廣東省、內地各省區市以及港臺地區。對于家鄉概念的擴展,他曾這樣解釋:“我的地方觀念雖然有,但并不強烈,中國的每一個角落,都是祖國的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同胞,只要當地能珍惜我的資助,我樂意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田家炳最愿意到內地經濟較差、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地區捐款。“看到那么多的孩子能因此有書可讀,我感覺是畢生最大的寄托!”
“施比受更有福”“留財與子孫,不如積德與后代”等古訓,田家炳視為座右銘。從小,他就樂意為他人做事情,偶然看見捐資芳名錄,就希望將來自己也能名列其中。年少時父親教導他,“將來如果事業有成,多做有利于國家社會的事情,就是光宗耀祖。”這句話早已刻在田家炳的心中。
著名傳記作家張永和曾應大埔鄉親之請多次前往采訪,田家炳對他說:“我之所以捐資公益,源自中華傳統文化的教悟: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大廈千間,夜眠八尺。錢財是身外物,一個人不必留太多錢財于自己,不如捐資公益。”
在全國范圍,有80多個市縣授予他榮譽市民。1993年9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把該臺發現的國際編號為“2886”號小行星,命名為“田家炳星”,以彰其德。
一諾千金,賣別墅建學堂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后,田家炳的企業和基金會收入大不如前。2001年,為了兌現捐款承諾和順利實施教育計劃,80多歲的田家炳,決定賣掉自住的九龍塘別墅。
這套在金融風暴前市價達1億多港元的別墅,此時急售只賣到5600萬港元,悉數捐給教育事業。田家炳帶著家屬租住在一套公寓里,打開新家的窗戶,可以看到那棟他們住了37年的別墅。
有人問他有沒有心疼。田老在《我的幸福人生》一書中算了一筆賬:“別墅價值五六千萬,利息每月就達40萬元,即每晚等于用去了1.33萬元,實在太浪費了。如果賣掉捐作建校用途,我可以看到一幢幢壯觀的教學大樓,聽到萬千學子瑯瑯悅耳的讀書聲,無論經濟效益或精神享受都比自住好。”
平靜的語調,樸素的道理,折射出田老寬廣的心境和大愛!
時任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黃玉山回憶起一件往事:2004年,田老為了讓城大取得有時間限制的配對性捐款,答應在學年內捐贈500萬港元,但一時拿不出那么多錢,田老毅然向銀行借貸,然后捐贈給城大。
田氏廣場是田家炳旗下的核心物業,原來出租,租金全數撥給公益用途。2005年,因基金會捐助學校的項目眾多,一時兌現困難,他心里很不安。為了盡快實現承諾并擴大教育捐資,田家炳干脆把田氏廣場出售,獲善款近3億港元,全部用作基金會善款。
做這些,田老是感到快慰的。他曾寫道:“我1995年開始重點關注教育項目以來,獲得社會人士精神上的支持,使我的身體因心理上長期感到快樂而更加健康,也把我的人生價值觀提到更高的層次,更盼上天能讓我多活幾年,為社會、為民族多做些好事。”
用自己的名字作學校名,他是考慮再三的。一方面,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引起更多人的關注,一起來做好事;另一方面,冠名是為激勵自己和團隊。在一段視頻中他認真地說:“如果學校的教育做不好,把‘田家炳’三個字寫上去,不但不會給我帶來榮耀,反而會丑化我,家長就會講,千萬不要送兒女到那個學校讀書。”
所以,他不斷要求基金會的同仁和所有接受捐贈的教育機構,一定要把學校辦好,不要辜負社會的期望。
精誠奉獻,無愧“百校之父”
捐資興教,田家炳絕不是一捐了之,而是深度參與。他反復說的一句話就是:“中國的希望在教育。”
他常說:“錢到人到,更要心到。”大江南北的許多學校,都曾迎來這位身材瘦削、面容和藹的老人。田老尤其重視師范教育,捐建的每所師范學院項目竣工時,他總要參加,對學生講話,與老師座談。
黃玉山現任香港公開大學校長,他回憶,田老對校舍的設計及設施非常上心,當他發現圖紙上教室在3樓,廁所卻在樓下,就要求建筑師改圖;食堂位置不合理,他也要求改圖紙,以方便學生。黃玉山認為,田老支持中國教育的廣度、深度,其灌注心血的力度,以及他在捐獻背后的深刻教育理念和執著,都是難能可貴的。
在田老主張下,田家炳基金會引入現代管理機制。2009年他把名下全部物業轉贈給基金會,話事權交給多數由社會人士組成的董事會,自己退任為榮譽主席,成立由各大學校長或其代表組成的咨議會,基金會運作更開放、多元。
這樣做,是為了換取社會人士共同無私地關注基金會。田老堅定地說:“我一向將基金會看作是社會所共有,家族人不會私人占有利益。”
全國100多所田家炳中學,被稱為“田校”。也因此,田家炳被譽為“百校之父”。全國“田校”足球比賽、校長論壇、骨干班主任培訓、德育研討會……豐富的活動,創下“以課會友”的佳話。
這些全部由內地教育部門管理的“田校”,都把德育看作重中之重。今年5月,四川廣元市田家炳實驗中學舉行了德育主題課競賽活動。黑龍江七臺河市田家炳高中以“感恩”為主題開展多種活動,包括每名學生給自己的父母、老師寫一封信……
為辦好“受人尊敬的學校”,田家炳基金會發起“共創成長路”計劃,每年組織各地“田校”的校長、老師,免費到香港培訓。考入72所指定高校的田中考生,每人會得到5000元獎學金。
各地“田校”的辦學成果俯拾皆是。例如景德鎮市田家炳外國語學校獲“江西省重點建設中學”等稱號,茂名市田家炳實驗中學獲“廣東省教學水平評估優秀學校”“中華文化傳承基地”等稱號……
簡樸生活,詮釋“幸福人生”
田家炳大筆向外捐資,平日卻過著十分簡樸的生活。
生活中,他從不搞鋪張的儀式,兒女婚嫁一切從簡。平時上班乘坐地鐵,再步行一段路,對此他說:“安全嘛,我很享受!”他的一只電子手表款式舊得不便示人,只好裝在口袋里。他住酒店自帶肥皂,因為“開了酒店的肥皂,用不完丟棄很浪費。”
張永和向記者回憶:“在大埔縣委招待所,我與田老住在一起,服務員把他穿破了洞的襪子當垃圾收走,田老要回說,別丟掉,我補補還能穿!他請我們吃飯,吃完一盤再上一盤,最后剩一點,大家分吃,吃得精光,一點也不能浪費。”
“我是農村出來的,又有過艱辛創業的經歷,很容易體會到每一樣東西都來之不易,哪怕是一根針、一粒米。個人花費多,浪費物品,心里都會很不安。”田家炳說。一直到晚年,他都恪守“勤儉誠樸,己立立人,以德服人”的原則。他常說:“每個人都做一點小好事,最后就會變成一件大好事,這個社會就會變好。如果每個人做一點小壞事,最后就會變成一件大壞事,整個社會就會變壞。”
“我的慈善事業一直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這才算是真正幸福的家庭。”田老在一本書中寫道。他的子女回憶,父親生前一向重視孝道,重視家庭教育。每逢祭祖的日子,田家炳淚流滿面,向祖先及父母遺像匯報自己的工作、生活及兒女成長的情況。在家里他要求子女講客家話,常常把“寧賣祖宗田,莫賣祖宗言”掛在口邊。其家教嚴格,幾個子女,自小沒有零用錢,弟弟穿哥哥的舊衣,玩具也很少,但在教育費上他從不計較,兒女長大就送他們出國留學。
田老對家人最后的叮囑,是他彌留之際費力寫出的兩行字:“每逢禮拜六晚,全家回住家作全家聚會,以表親情為盼。”
追思無盡,傳承先生之德
“驚悉田家炳先生仙逝,草木共泣,天地同悲,萍鄉市田家炳中學全體師生不勝哀慟!”
田家炳老人7月10日去世后,設在香港的田家炳基金會,唁電如雪片般飛至,千言萬語表達著一個心聲:“田老,感謝您,愿您一路走好!”
7月11日,逾5000人齊聚梅州大埔縣田家炳實驗中學,深切緬懷田老。不少人冒雨從其他縣區及潮汕趕來。
7月22日,田家炳基金會在港舉行追思會,社會各界約1800人參加。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來了,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來了。王志民向田家炳的家屬轉達了中央領導的慰問,贊賞田老一生愛國愛港、熱心公益、興學重教、悲憫天下的突出貢獻和高潔品格。
香港文化中心的座位全部坐滿,許多人只能站在場外,通過直播觀看場內的追思會。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黃會林憶述,當年田老造訪北師大時,被藝術系簡陋的設備、雨跡斑駁的墻面觸動了,隨即慷慨捐助興建一幢新的藝術大樓,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
田家炳的長子田慶先追憶了父親生前貢獻公益和教育事業、致力于弘揚中華文化和傳統美德的事跡。他的孫女田曉嵐代表家人致意時說,爺爺一生致力慈善工作,博施濟眾,仁愛為懷,活出了精彩的人生。
香港田家炳中學教師古運疆在追思會上表達了對田家炳的緬懷和敬意。他表示,田家炳尤其重視道德教育。作為“田校”的教師,他將秉承這一理念,在教學中繼續傳揚善心、弘揚中華文化和傳統美德。
湖南省瀏陽市田中學生孫曉說,田家炳中學是一個有夢想的地方,讓像她這樣的農村孩子實現求學夢。她即將畢業,將在今后的人生中傳承田家炳精神,成就自己、回報社會。
各地“田校”,緬懷之情如潮水一樣涌動。一名曾就讀于上海市田家炳中學的畢業生寫道:7月10日傍晚,母校操場上燭光點點,2000名師生手持蠟燭肅立,追思剛剛故去的田老先生。
在江蘇,田老共捐助18所學校,幾乎各校都建了教學樓。“田家炳”三個字在許許多多江蘇學子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南京師范大學學生張凱說:“田爺爺就像一直伴隨我們身邊的一位長輩,每當路過‘田樓’,都會看到他的名字。現在,他走了,但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田家炳留下的,不僅是矗立在神州大地的一座座校舍。“田校”師生們表示:“賡續先生遺志,以‘立德樹人,報效祖國’為己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這句名言,也可說是田家炳一生的寫照。
獅子山下,追思無盡。先生之德,山高水長。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田家炳 香港 慈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