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國人工智能取代討債公司?俄媒:需配套監管制度
中國人工智能取代討債公司? 俄媒:需要配套專業監管制度
參考消息網6月10日報道俄媒稱,在中國,人工智能正逐漸取代討債公司,一些P2P借款平臺正在試驗這種償還債務的新技術——人工智能在網上尋找有關債務人的信息,包括他親朋好友的聯系方式,并開始打電話,發SMS要求還債,同時機器人借助語義分析勾勒出對方的心理肖像,選擇合適詞語催促他還債。
俄羅斯衛星網6月6日發表題為《中國人工智能或取代討債公司?》的報道稱,P2P借款平臺大約在10年前出現在中國,市場每年以三位數的速度增長。據統計,P2P借款平臺的到期債務已經達到1.3萬億元,因此市場中還出現了一些非常規討債手段的需求。其中一些例如要求提供裸照作為抵押,或者向債務人家中派“廣場舞大媽”在震耳欲聾的音樂聲中跳舞等等,已經引起中國執法部門的注意。
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在接受衛星通訊社采訪時指出,應用人工智能討債目前屬于合法手段。
劉英說:“人工智能催收系統可以對債務人進行上中下游業務層面收款和催收,通過發電子郵件、發送短信和打電話等方式要求還款,但是僅僅到此為止。人工智能催收不能限制或影響到其他與債務人有關的人,比如他的親朋好友,這個限度和邊界就需要嚴格的法律介入。金融科技的創新需要配套的專業監管制度,需要有相關的立法作為保障,不應該讓智能催收的應用出現這樣的情況——由于某個人欠款未還,除了對本人進行催收外,還利用所謂的高科技手段對其親朋好友狂轟濫炸,這種做法本身就是違法行為,不能因為追討欠款而騷擾到與債務人相關的其他人。即便是中國古代有‘父債子還’之說,但也僅限于‘子’這一代人,而非針對所有與債務人有關系的人。所以,高科技的應用同樣不能跨越法律的底線?!?/p>
報道稱,不過用人工智能來討債,暫時更經常依靠的還是中國人向來具有的那些痛點,例如,在親人面前感到害羞等。機器人會在互聯網上尋找債務人的聯系人和個人資料,在社交網絡上尋找他朋友的資料,并給所有人打電話,發短信。人工智能利用語義分析和大數據處理方法,繪出債務人的心里肖像,以選擇最具說服力的討債戰略,請求親朋好友對自己熟悉的債務人施加影響。
報道表示,此戰略效果極佳,該系統已幫助近200個債權人討回了債務。根據上海資產處理服務提供商資易通的數據,人工智能的效率是傳統討債公司效率的兩倍,僅在5月它就討回了41%的賴債,而討債公司的成功率僅為20%。
劉英指出,人工智能的成功還在于P2P和小額貸款都是金融服務的技術類型,因此人工智能很容易植入其中。
劉英接著說:“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在催收領域得到應用且行之有效,是因為現金貸等互聯網金融本身就是一種金融科技,互聯網金融和科技信貸具有在線、可記錄、可追溯、可鏈接等特征,使得它們能夠與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等技術很好地配合,達到擴大規模經濟效應,降低邊際成本的效果。也就是說,人工智能技術如果應用于傳統的信貸市場,可能還不一定會這么有效。”
報道稱,互聯網公司和傳統銀行機構都在努力發展金融行業技術,考慮到未來在嚴格信貸限制的條件下存在的數字銀行系統,可以推測對機器人討債的需求只能增加。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中國人工智能取代討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