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讀圖今日讀圖
四川發現成漢墓葬 近30座崖墓或佐證蜀人外遷歷史
2017年7月,大規模的成漢墓葬卻在金堂縣十里村被發現。為配合當地基建,考古隊對項目范圍內的崖墓群進行搶救性發掘,整理出東漢中晚期至兩晉時期崖墓90余座,其中,近30座崖墓屬于成漢時期。
吐舌造型的鎮墓俑。
凸眼鎮墓俑和三星堆縱目面具神似
讓人驚訝的是,這批成漢時期的墓葬并無明確紀年的相關文物。判斷這批墓葬的年代,除了其中出土一批成漢時期發行的“漢興錢”以外,考古人員的最重要依據,就是出土的鎮墓俑。他們頭上左右有角、伸出舌頭,雙目凸出,呈橄欖形狀,有的雙手執蛇,有的則一手執蛇一手執鐵錘。相比兩漢時期模制的精致隨葬俑,這些鎮墓俑多為捏制,看上去相當粗糙。“它們的形態特征,和桓侯巷成漢墓中出土的陶俑十分相似。”
兩漢時期,成都地區以說唱俑為代表的墓葬俑,制作栩栩如生。為何成漢政權時期,會出現這種獨特造型的鎮墓俑?
這不得不提到成漢政權李雄所屬部眾的來源。龔揚民說,李特祖輩是賨人的一支,世代居住在巴地宕渠(今所屬達州)一帶。川東信奉五斗米道,當張魯在漢中進行政教合一的統治以后,其祖父便受宗教感召舉家投奔。這種凸目、執蛇的墓葬俑造型,就極可能與道教的宗教信仰有關。在道教中,紅舌的蛇象征可以吐火的龍,鐵錘則是雷公信仰,代表閃電,其寓意用儀式來驅鬼。龔揚民說,這種鎮墓俑再做成凸目形象,可能與古代眼睛在精神世界的重要作用有關,“凸目的鎮墓俑,或許更有鎮墓的威懾力。”
編輯:楊嵐
關鍵詞:四川發現成漢墓葬 四川現成漢墓葬 四川發現30座成漢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