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楊小敏:小規模學校是鄉村教育發展重點
作者: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楊小敏
近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對“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進行了總體部署,指出“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改善辦學條件,依法提高教師待遇,編制、職稱評聘等向小規模學校傾斜。通過‘互聯網+’教育、對口支教等方式,提高鄉村學校辦學水平”。
鄉村小規模學校與特定社會歷史階段和人口結構密切相關。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和深度轉型,特別是城市化的快速推進,農村常住人口數量持續減少,直接造成了學齡人口規模的區域性減小,小規模學校在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偏遠山區大量存在成為客觀現實,甚至出現“一師一校”和“一生一校”的現象。分布上點多和面廣是小規模學校的顯著特征。由于資源配置困難而無法確保小規模學校有效運轉和校舍閑置等問題,在政策層面進行過全國范圍的學校布局調整和撤并,也引發了一些新的問題。從世界發達經濟體的經驗和我國的實際來看,小規模學校應然是適應未來鄉村建設一種必然的教育形態。其合理合法和“體面”地存在是教育公平之核心要義,是依法治教的內在要求,是努力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本質要求。
包括基礎教育在內的鄉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總體較低,根本性原因在于長期以來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中農村發展落后和地方政府財力不足的直接制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發展農村提出了新要求,鄉村振興戰略應時而生,直指傳統城鄉二元結構,著眼城鄉一體化發展進行布局。在這一大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鄉村教育事業發展成為厚植人力資本的重要戰略支撐。如何建設好鄉村小規模學校,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例如隨著經濟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以沿海外來務工人員向內陸轉移和回鄉就業創業為表現的人口結構變化正在發生。一些農村地區也已出現學齡人口數量的回升。但在一些地方,因先前學校布局調整中“一刀切”式的大量撤并,有的甚至校舍都已不復存在。于是又形成了區域性鄉村學位資源嚴重短缺的問題。
因而,新時期城鄉一體化發展中的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要立足當下、著眼長遠,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決策支持系統開展鄉村教育供求變化的歷史分析與研判,進行“潮汐式”的規劃建設布局。另外,在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下,資源的稀缺性必然不會允許小規模學校建設不計成本。對于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要追求“有效率的公平”,基于底線而又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差別化對待的縱橫結合的公平。
應該說,隨著國家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不斷完善和支持農村教育發展一系列重大項目的實施,鄉村中小學的校舍和基本辦學條件總體上有了很大提升。但對于一些偏遠鄉村地區散布的教學點而言,由于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問題,其硬件建設還亟待加大針對性投入予以改善。但從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的全局意義上講,總體上要基于硬件進行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嵌入式整合,實現向軟件建設方向的戰略重點轉移,著力內涵建設以全面提升鄉村教育質量。迫切需要在國家層面出臺體現區域針對性的一攬子解決方案。特別是師資隊伍的建設這一歷久而彌新的問題,諸如一些村小和教學點課程開不齊和教師下不去留不住的問題,長期困擾寄宿制學校的工勤人員不足和教師負擔重的問題。
在新的歷史時期,著力發展鄉村教育,重點和難點在于小規模學校建設,須要立足大局、著眼長遠,以教師配置為核心,強化政策精準實施,實現內涵發展與特色化建設。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學校 鄉村 小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