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圖國企民企·圖
再塑中國經濟的偉大創舉
空間再塑——立足萬里江山,放眼五洲四海,整合融通、縱橫捭闔,打造更加堅實開闊、更具持久活力的經濟發展“新版圖”
2018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編制情況的匯報。
“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要保持歷史耐心,穩扎穩打,一茬接著一茬干,努力建設高水平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這次會議強調。
此時,距離2017年4月1日宣布設立雄安新區的消息不到一年時間。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呼之欲出,必將對深化京津冀協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有效破解“大城市病”,正日益成為全球性課題。也因此,國內外對雄安這座“未來之城”充滿遐想與期待。外媒評價,雄安新區將是繼中國過去40年繁榮的新卷首。
“中國領導人的目標是建設一個經過深思熟慮而繁榮的城市或社會。”美國《洛杉磯時報》文章說,“世界上只有這個國家能做到”,“會比50年來西方的任何發展都更令人印象深刻”。
知天下者,善謀大勢;決勝負者,長于布局。
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建設……在中國經濟的“大棋局”中,三大戰略跨越行政區劃,打通國內國外,推進協調發展、聯動發展、合作發展,中國“弈者”的一招一式間,向世界呈現出未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中持續“做厚”中國經濟、擴大發展的回旋余地——
如同水流,落差越大,勢能越強。城鄉區域間發展的不平衡,是挑戰,更是未來潛力所在。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基礎設施網絡、加快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突破中,以貴州、重慶、江西等省份為代表,結構更優、活力更足的中西部地區正釋放出強勁增長潛力。
這是一組印證人類史上偉大奇跡的數據:
2009年,全球城鎮化率首次超過50%,人類進入城市時代;兩年后,中國城鎮化率突破50%;
過去五年,中國有8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市民,如今城鎮化率已達58.5%,昔日“鄉村中國”快速邁向“城鎮中國”;
以千百計崛起的中小城鎮,以千萬計遷徙的人口大軍……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經歷過中國這樣大規模、高速度、有秩序的城鎮化。
“城鄉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換個角度看,實際上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的回旋余地,中國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所釋放的潛力,在世界發展史上也是空前的。”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說。
實現不平衡不充分局面的深層次“破題”,中國經濟贏得的是發展協同性、整體性的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的內部縱深愈發開闊。
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在同世界的互聯互動中“做活”中國經濟,拓展發展的外部空間——
2018年1月17日,伴隨汽笛長鳴,滿載電器、板材等貨物的79750次中歐班列從廣西欽州出發,駛往波蘭馬拉舍維奇。
這列首趟由廣西發出的中歐班列,成為連接起東盟、華南地區直至中亞、東歐的新貨物通道。
作為“一帶一路”建設標志性成果,中歐班列目前已累計開行約7000列。一條條鋼鐵巨龍,穿越崇山峻嶺,穿越草原大漠,將歐亞大陸貫通起來。
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的第五年。
同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同30多個國家開展機制化產能合作,在沿線24國推進建設7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隨著總體布局的完成,“一帶一路”建設正繪就一幅大寫意,更好地統籌起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牽動全球目光。
新加坡《聯合早報》評價,中國“一帶一路”構想堪稱人類歷史上第二次地理大發現,其歷史意義在于“它又將地球翻轉了過來,令世人看到了已經沉睡了500年的歐亞大陸”。
面對“逆全球化”浪潮,中國“打開國門搞建設”,在建設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進程中謀求更廣闊的外部發展空間。
向內看,自貿試驗區兩度擴容增至11個,形成東中西協調、陸海統籌的新格局,進而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向外看,中國已同24個國家和地區簽署16個自貿協定,并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致力構筑面向全球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
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在重構世界經濟秩序中提升話語權,構建更為健康有序的共同發展空間——
2018年1月16日,中國倡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迎來開業兩周年紀念。
兩年來,這一全球首個由發展中國家推動建立、多方共同參與的國際多邊金融機構成員總數從57個擴容至84個,成員遍布全球各大洲,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
發起成立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促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完成份額改革和治理機制改革,中國在IMF中的份額和投票權躍居第三位,人民幣被納入IMF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
世界驚嘆:短短幾年間,中國已從全球金融體系的普通參與者轉變為公共產品的提供者和變革的“發動機”,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與日俱增!
舉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北京會議,倡導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
舉辦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推動G20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開啟了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新時代;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上,習近平主席倡導實現經濟全球化再平衡,為世界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演講影響如此之深,以至于在2018年年會上人們仍在津津樂道,美國《紐約時報》刊文表示,“達沃斯真正的明星是中國”;
……
在共商共建共享中加強全球經濟治理,中國重視程度從未如此之高,參與程度從未如此之深,影響力從未如此之大。
“如今全球化的首席小提琴手正是中國。”俄羅斯《獨立報》評論道,“習近平實質上描繪了將世界變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藍圖,以及為此改革全球經濟和金融治理機制的框架。”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40年改革開放,中國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新進軍。
5年艱難再塑,中國風景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憧憬。富起來的中國將目光投向更長遠的未來,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以自信而不自滿的心態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奮進。
站在新的時代方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邁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必將再造改革開放新優勢,在續寫中國經濟奇跡中贏得更高質量發展,為人類許下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記者陳二厚、韓潔、安蓓、何雨欣、劉華、張辛欣、王希、孫奕)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中國 發展 經濟 創新